[发明专利]低表面能干膜润滑剂无效
申请号: | 93108435.0 | 申请日: | 199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60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1-18 |
发明(设计)人: | 于刚;党鸿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M125/18 | 分类号: | C10M125/18;//;11924;10738)C10N5008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晓佳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能干 润滑剂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有较低表面能、防粘、耐候、防腐蚀功能的干膜润滑剂,属于固体干膜润滑剂。
目前在很多领域里干膜润滑的应用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解决了一些使用润滑油脂而不能解决的问题,诸如、高真空、高低温、辐照、失重等。但任何干膜润滑剂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是在某一范围内有其独到之处,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润滑油脂或其它品种干膜润滑剂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日本在Syntb,Lubr 1992,8(4)的文章中叙述了一种粘结型复合物干膜润滑剂,此种干膜在高温下PTFE的填入才可有效的降低磨损,随着温度的上升PAI复合物磨损明显上升。这就使得在常温下PTFE的加入不能有效的降低磨损,其使用温度范围较窄,表面能较高,耐磨损寿命明显不足,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中低负荷或相对静止状态下在常温到220度范围内长期使用的润滑、抗磨损、防粘、耐候、防腐性能均好的干膜润滑剂并同时提供干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干膜润滑剂由粘结剂、防腐添加剂、固体润滑剂、耐磨添加剂等组成。本发明的粘结剂选用聚酰胺酰亚胺树脂(PAI),固体润滑剂为聚四氟乙烯,氟化稀土作为防腐添加剂,Pb3O4或/和PbO、氧化镉组成作为耐磨添加剂。本发明的具体配方包括(重量百分含量);聚酰胺酰亚胺树脂50.0-84.7%、聚四氟乙烯12.0-30.5%、Pb3O4或/和PbO1.0-8.8%、氧化镉2.0-10.5%、氟化稀土为余量。
本发明选用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作为粘结剂,能使干膜的粘结强度、耐候性和耐磨性得到充分保证。其绝对粘度为1500-6000厘泊,结构式为:
固体润滑剂选用的是表面能及磨擦系数很低的聚四氟乙烯、氟化稀土的加入能增加干膜的防腐与耐候性能,铅的氧化物以及氧化镉的加入使得干膜固化时交联强度提高,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干膜的耐磨性能。故本发明的干膜润滑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静动摩擦系数低并且具有优异的防粘,耐候和防腐蚀性能。
本发明选用的聚四氟乙烯纯度大于97%,粒度在8微米以下。
本发明选用的氟化稀土为氟化钕、氟化镧、氟化铈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本发明的上述配方中粘结剂,固体润滑剂、防锈剂、耐磨添加剂等在未制成干膜前都是粉末状固体或粘稠液体。因此,在制备干膜时,需将其制成干膜喷剂进行喷涂,就是把配方中的固体颗粒分散于分散介质中,按本发明的配方,将粉末状物料加入到分散介质中,通过研磨后,制成浆状物喷剂。分散介质选用有机溶剂,即丁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吡咯烷酮的混合液,加入量为物料的1-1.5倍(重量)。分散介质的组成为:丁酮15-25%,二甲基甲酰胺45-65%,二甲苯10-30%,余量为吡咯烷酮(体积百分含量)。之所以选择这四种溶剂,是充分考察了干膜的表干速度,成膜时间、固化温度、强度等诸因素。
本发明适用于仪器仪表、印刷、汽车、电力、模具、复印以及机械行业有关零部件的润滑,尤其适用于中低负荷或相对静止状态下要求长期耐磨以及在露天使用的各种零部件的润滑、耐候、防腐。
本发明的干膜润滑剂适合喷涂在各种碳钢、合金钢、铝、各种铜及其合金等材质的机加工表面和研磨表面,也可喷涂在经喷吵、磷化、钝化、阳极化等的金属材料工件表面。
本发明的最大特点是耐磨损寿命极佳,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检测项目 测定方法 试验条件 测定结果
盐雾 GB1771-79 >500小时
柔韧性 GB1731-79 0.5mm
粘结强度 GB1720-79 1级
抗冲击性 GB1732-79 50kg·cm
耐磨损寿命* 1 5500-10000m/μm
1-1 >100000m/μm
摩擦系数* 1 0.16-0.19
静动摩擦系数* 1-2 μk=0.05,μs=0.06
*1、环一块(Timken)试验机、负荷:311W,速度:2.5m/s(1000r/min),耐磨性,每微米膜厚承受的摩擦行程(m/μm)。
1-1、试验条件同1,滴机油润滑。
1-2、静动摩擦试验机,负荷0.98W,速度:40wm/min,测μs(静)μk(动)摩擦系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8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浓香花生油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薯类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