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法玻璃生产锡槽的放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8658.2 | 申请日: | 1993-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77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30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8/02 | 分类号: | C03B18/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元刚 |
地址: | 47100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用于浮法玻璃生产锡槽放锡的方法。
我国目前国内所有浮法玻璃生产线,在冷修或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放锡时,均采用“人工舀锡”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工具笨重、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的缺陷,特别是易混人较多铁杂质,降低了二次生产用锡的纯度;另外这种方法放锡时间长,又是敞开操作,导致锡的氧化,造成锡的损失。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现有放锡方法的缺点。采用本发明的放锡方法,可减少锡中铁杂质的掺入,缩短放锡时间,减少锡的损耗,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本发明给出的一种新的放锡方法实现的,新的放锡方法是操作“吸泵”进行放锡,“吸泵”由放锡管、二次导管、抽真空装置组成,放锡时,将放锡管插入锡槽锡液内,用二次导管将放锡管和抽真空装置连通,操作抽真空装置,锡便经放锡管、二次导管流出,锡流出后,二次导管即自然熔化,将抽真空装置去掉。
本发明工作原理是依据“虹吸”原理而进行工作的。因大气压强的作用,可使锡液在真空管中上升1000毫米以上的高度,而锡槽内锡液底部距操作孔的垂直高度都小于250毫米,从而锡液很容易流出。
本发明提供的放锡方法,因操作是在锡槽密封状态下进行,锡液的氧化减少,提高了二次使用锡的纯度,由于放锡时间短,节省了保护气体,并大大降低劳动强度。下表是用此方法放80吨锡所达到的效果。
人工法 吸泵法混入杂质铁量(kg) 142.8 1.08锡液氧化量(kg) 3.685×10 3.83放锡时间(h) 84左右 3左右放锡操作人数(人) 16 1
本发明实施例:
附图为本发明放锡方法所采用“吸泵”结构示意图。
下面惜助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在一次单点放锡中,采用了“吸泵”的放锡法,“吸泵”以放锡管3、二次导管4、抽真空装置5组成,放锡时,将放锡管3插入锡槽1的锡液2内,用二次导管4将放锡管3和抽真空装置5连通,操作抽真空装置5,放锡便经放锡管3、二次导管4流出,锡流出后,二次导管4即自然熔化,将抽真空装置5去掉。放锡管3用的是Φ10毫米的无缝钢管,二次导管4用了Φ10的塑料管,抽真空装置采用医用大型注射器,放锡速度达30.2kg/min。如果需要提高放锡速度可通过增加点数及放大“吸泵”规格来实现。
本发明抽真空装置可采用多种可产生真空效应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公司,未经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86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