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稀土元素的抗自软化银合金无效
申请号: | 93108789.9 | 申请日: | 199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20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27 |
发明(设计)人: | 宁远涛;赵怀志;邓德国;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5/06 | 分类号: | C22C5/06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娟宜,张怡 |
地址: | 65022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元素 软化 合金 | ||
本发明涉及含稀土元素的抗自软化的银合金。
高纯银材具有良好导电、导热性能,是优异的导电体和导热体,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例如目前工业上使用的Ag1(纯度99.99%)主要用来制作良导电、导热体,钽电容器外壳和航天航空用的电池电极等材料;Ag2(纯度99.9%)主要用来制作纯银接点和导体材料。但是纯银的最大缺点之一是强度低,再结晶温度低,在室温便存在自然回复现象。虽然冷变形可使纯银的强度提高,但在贮存和使用期间,银的自然回复现象会使其硬度和强度迅速下降,延伸率增高,形变亚晶长大等,也就是说,冷变形态的高纯银材的力学,电学性能和显微结构都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即存在自然回复软化亦自软化现象,这对银材使用造成不良影响。
银材的纯度和冷变形量对其回复和再结晶具有明显的影响,银材的纯度越高和承受的冷变形越大,它的再结晶温度越低,反之,降低银材的纯度和所承受的冷变形量可以提高再结晶温度,相应地可以提高银材的抗回复软化或者说抗自软化能力,因此,向银中添加合金元素,尤其是具有一定固溶度的少量简单金属或过渡金属,可以提高再结晶温度,例如向1号银和2号银材中添加少量Cu、Ni、Ti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材的自软化。
但是,添加某些过渡金属时,由于其原子半径与银的原子半径相差甚小,固溶强化效果甚微,须添加到较高含量才能达到固溶强化和提高再结晶温度的作用,而杂质含量过高会影响银材的其他性能,尤其使电阻率明显升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高纯银材料的缺点,提出一种再结晶温度高,具有抗自软化能力,其电性能和现有高纯银材基本相当的含稀土的银合金,以代替现有高纯银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纯度99.9%以上的高纯银中引入微量稀土包括从Y、La、Ce到Yb、Lu的全部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使银固溶强化。
本发明的银合金的成分为:稀土元素RE=0.001-0.01重量%,余量为银。RE为Y、La、Ce、Pr、Nd、Pm、Sm、En、Gd、Tb、Dy、Ho、Er、Tm、Yb、Lu中至少一种。
稀土元素在银中具有一定固溶度,它们的原子半径比银的原子半径大(见表1),因此,以微量稀土元素固溶在银基体中,可以明显的提高再结晶温度,具有固溶强化和抑制回复软化的能力。由表1可见,Eu和Yb是稀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与次大的元素,因此,它们的强化作用最强。另外,轻稀土元素的原子半径比重稀土元素大,而其在银中固溶度小于重稀土元素,因此,轻稀土的强化作用大于重稀土的强化作用。
本发明的银合金引入的稀土元素的含量控制在0.001-0.01重量%浓度范围内,稀土浓度低于0.001重量%,达不到强化和抗自软化的目的,而浓度高于0.01重量%,一方面使银中总杂质含量升高,另一方面导致其它性能特别是电学性能增高幅度过大,而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具有最大半径及次大原子半径的稀土Eu和Yb,它们的浓度最佳可控制在0.001-0.003重量%内,而对于轻稀土元素RE1(Y、La、Ce、Pr、Na、Pm、Sm、Eu)浓度最佳可达0.002-0.005重量%,重稀土元素RE2(Gd、Tb、Dy、Ho、Er、Tm、Yb、Lu)浓度最佳控制在0.005-0.01重量%范围内,引入的稀土元素,可以是单一元素,也可以是两种以上的混合,控制在上述浓度范围内的轻重稀土混合元素亦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发明的含微量稀土元素的银合金,可以代替Ag1和Ag2用作电极材料、电容器外壳材料、电接触材料和仪器仪表用导体材料等。
实施例:采用纯度为99.999%的稀土作为原料配制二元合金。用优质坩锅在全封闭系统内无污染熔炼铸锭,控制稀土含量。铸锭经冷变形成材,所得银合金其主要性能列于表2,由此可以看出,与不含稀土的纯Ag材相比较,含稀土的Ag合金电阻率升高幅度很小,但强度性质明显升高,存放一年以后,纯Ag材硬度值下降43%,延伸率增大23倍,已明显自软化,而含微量稀土的合金硬度值和延伸率基本无变化,具有明显的抗软化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87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复合材料抛物面微波天线
- 下一篇:区间控制型开关稳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