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助剂法生产硫酸钾无效
申请号: | 93109812.2 | 申请日: | 199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02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15 |
发明(设计)人: | 彭黔荣;曾祥钦;李德华;章平;周素华;冉立艳;李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工学院化工厂 |
主分类号: | C01D5/08 | 分类号: | C01D5/08;C01D5/16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周素霞 |
地址: | 55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剂 生产 硫酸钾 | ||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氯化钾和硫酸铵来生产硫酸钾产品的方法,属于化工产品加工的领域。
硫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无氯钾肥中钾元素的主要来源,尤其在烤烟、柑橘、葡萄、茶叶等经济作物的复合肥中需求极大,故硫酸钾的生产经济意义很大。现有技术中生产硫酸钾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类是以氯化钾(KO含量>60%)和硫酸胺(含N约21%)为原料,经复分解反应制备硫酸钾,但由于采用不同的工艺从而得到不同品质的硫酸钾。如我国某化工研究单位的方法是:根据计算配方配制一定组成的反应液,再加入氯化钾和硫酸铵于60℃下搅拌一定时间,反应完成后的料浆用D=110mm瓷细孔漏斗过滤,滤饼再用一定量的水洗涤,最后得硫酸钾成品;用此法得到的硫酸钾产品中KO仅46.31%、且含氮(N)约2.9%,蒸发母液使氯化铵结晶析出时,溶于其中的硫酸钾也将同时析出,因此大量的钾残留在氯化铵中,其中KO约23%,N约15%,这导致了硫酸钾收率的降低。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这些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剂法生产硫酸钾的新工艺,用氯化钾和硫酸铵复分解生产硫酸钾,然后在其母液中加入有机助剂进一步沉淀分离硫酸钾,助剂回收循环使用,付产氯化铵;采用本发明可缩短反应的时间并可将硫酸钾的收率从60%提高到95%以上。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a、将原料氯化钾和硫酸铵分别制成接近饱和浓度的溶液、过滤除去机械杂质;b、于60~100℃在反应槽内搅拌条件下将两种溶液混合,当硫酸钾析出后,冷却母液至室温,进一步析出硫酸钾;c、离心分离出硫酸钾并甩干得硫酸钾产品;d、离心分离后余下的母液按体积计量后在室温下加入其体积0.2~3倍的有机助剂,待硫酸钾大量结晶析出后,再次离心分离出硫酸钾并甩干得到硫酸钾产品;e、蒸发最后留下的母液,得付产品氯化铵,蒸气冷却分馏或蒸发水后分离出有机助剂再循环使用;在本发明中所用的有机助剂为溶解于水的醇类和(或)含氧杂环化合物。
具体的工艺过程是:
1、根据反应式2KCl+(NH)SO=KSO+2NHCl以及原料纯度,计算原料用量,在60~100℃温度下将它们分别制成接近饱和浓度的溶液,再将溶液过滤除去机械杂质。
2、于60~100℃搅拌条件下在反应槽内把两种溶液混合,由于硫酸钾的溶解度小,它立即结晶析出,冷却母液到室温,让更多的硫酸钾结晶析出。
3、把反应物料从反应槽中放出,经离心机分离出硫酸钾并甩干,得硫酸钾产品。
4、余下的母液送入沉淀槽,按母液体积计量,室温下加入其体积0.2~3倍的有机助剂,搅拌;由于助剂的加入,改变了母液中溶剂的结构特征,从而使硫酸钾大量结晶析出,再次离心分离出硫酸钾并甩干。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助剂是溶于水的醇类和含氧杂环化合物。
5、蒸发最后留下的母液,得到付产品氯化铵,从蒸发出的蒸气中,经冷却分馏出助剂,或蒸发水分后分离出助剂,使助剂循环使用。
按照本工艺生产硫酸钾,其硫酸钾的收率可达95%以上(硫酸钾实收量与理论量之比)、且复分解的反应时间大大缩短;硫酸钾的质量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用硫酸钾专业标准ZBG21006-89中优级品和一级品的标准。
本发明的实施例1:以乙醇为助剂。
90℃时,400g硫酸铵溶于460ml水中,90℃时,452g氯化钾溶于940ml水中,然后两溶液于90℃混合,硫酸钾即结晶析出,反应物冷却到室温,过滤分离得硫酸钾和母液Ⅰ;再向母液Ⅰ中加入1400ml乙醇(作助剂),这时又有硫酸钾晶体析出,过滤得母液Ⅱ和硫酸钾晶体。用水洗涤硫酸钾、干燥得成品硫酸钾。蒸发母液Ⅱ回收乙醇并蒸干母液得固体氯化铵,两次结晶硫酸钾合计收率在95%以上。
本发明的实施例2:以甲醇为助剂。
90℃时,400g硫酸铵溶于460ml水中,90℃时,452g氯化钾溶于940ml水中,然后两溶液于90℃混合,硫酸钾即结晶析出,反应物冷却到室温,过滤分离得硫酸钾和母液Ⅰ;再向母液Ⅰ中加入1400ml甲醇(作助剂),这时又有硫酸钾晶体析出,过滤得母液Ⅱ和硫酸钾晶体。用水洗涤硫酸钾、干燥得成品硫酸钾。蒸发母液Ⅱ回收甲醇并蒸干母液得固体氯化铵,两次结晶硫酸钾合计收率在9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工学院化工厂,未经贵州工学院化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98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直合璧全方位乒乓球拍
- 下一篇:城市安全保障网络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