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密闭混输方法和接转站无效
申请号: | 93110301.0 | 申请日: | 199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42A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富荣;姜凤玫;张仕富;阎振田;李辉;吴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石油管理局东辛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F17D1/00 | 分类号: | F17D1/00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如水 |
地址: | 25709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密闭 方法 接转 | ||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业的油气集输领域,特别是油气密闭混输方法和油气密闭混输接转站。
目前,石油矿场油气混输所普遍采用的油气接转站,是先将进站的油气混合物进行加热分离,分离出的天然气进干燥器干燥后通过气管线外输,而原油则进入储油罐,用输油泵将储油罐中的油增压后进行加热并经输油管线输送到联合站。如此复杂的输送系统使基建投资费用高、工期长,一般在半年左右才能建成。另外占地面积大,管理维修工作量大,不适用海上油气集输并存在天然气和轻质油的损耗。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密闭混输方法和使用该方法建造的油气密闭混输接转站,简化油气密闭混输工艺流程,缩短建站工期,减少占地面积和基建投资,简化维修管理工作,避免油气损耗,不仅能在陆地应用而且适于海上油气集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法和接转站来实现的:
一种油气密闭混输方法:油气混合物首先进入密闭三相分离加热器,加热分离后的天然气进入密闭三相分离加热器的集气包,固体颗粒进沉砂管定期排放。原油进增压输油泵增压后进入喷射器,在喷射器内再吸入集气包中的天然气与原油重新混合恢复压力后外输。
使用上述方法建造的油气密闭混输接转站,包括增压输油泵和喷射器。油气混合物由进入管进入,与密闭三相分离加热器连接,而密闭三相分离加热器则与增压输油泵和喷射器连接。导气管将集气包和喷射器的混合室连接起来,最后处理混合好了的油气混合物通过外输管线输出。
使用本发明的油气密闭混输方法和用该方法建造的接转站,较之目前石油矿场上广泛采用的油气接转站,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简化接转站的油气输送系统:不需建泵房,不需要储油大罐,省略天然气外输管系;2、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工期短;3、设备简单、安全可靠,管理方便,维修费用低,不仅适用于陆地,而且适用于浅海油气外输;4、油气密闭输送可节约能耗、消除油气损耗。
附图为油气密闭混输接转站的示意图。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见附图,该油气密闭混输接转站是用本发明的油气密闭混输方法建造而成的。油气在进站压力下经进入管(1)进入密闭三相分离加热器(2)。该三相分离加热器的上部有集气包(3),下部有沉砂管(4),导气管(10)将集气包(3)和喷射器(7)连接起来。油气在密闭三相分离加热器(2)内的加热炉里加热后进行固、液、气体三相分离,分离出的天然气少部分用作加热的燃料,其余全部进入集气包(3)。固体颗粒沉积到沉砂管(4)定期排掉。原油在进站压力下进入增压输油泵(5),增压后的原油经出口管线(6)进入喷射器(7)的喷嘴(8),再进入混合室(9),在其内形成低压区。密闭三相分离加热器(2)上部集气包(3)中的天然气通过导气管(10)吸入混合室(9)。在混合室(9)内油气重新混合后进入喷射器(7)的扩压管(11)。在扩压管(11)内油气混合物恢复压力并被送入外输管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石油管理局东辛采油厂,未经胜利石油管理局东辛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0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单叶回转双曲线簧孔及工艺方法
- 下一篇:烃油脱卤代芳族化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