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杂色蛤吐沙工艺及其所用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110347.9 | 申请日: | 199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56C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09 |
发明(设计)人: | 于新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新斋 |
主分类号: | A22C29/04 | 分类号: | A22C29/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洋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清晨 |
地址: | 26600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色 蛤吐沙 工艺 及其 所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品的加工处理方法。
杂色蛤是我国出口数量较大的一种贝类,年约3000吨以上。出口杂色蛤必须使其吐沙。但直到目前,只是简单地把杂色蛤放在天然海水中进行吐沙。这样简单的吐沙方法耗时长,一般为4~10小时,生产周期长,效率低,并且吐沙后杂色蛤活力不足,肥度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为科学的使杂色蛤快速吐沙的工艺,并提供一种相应的设备,以弥补现有吐沙技术的上述不足。
申请人根据其学识和经验知道:影响杂色蛤吐沙速度的主要因素有水温、溶氧量、盐度、光线、及放置杂色蛤的厚度,并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最佳的吐沙条件,具体地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就是:把杂色蛤放在盐度为25~35的海水或人工海水中,水温控制在8~32℃,溶氧量为3ppm直到饱和,吐沙的环境应保持黑暗而安静,杂色蛤的放置厚度为3~5个蛤体高,具体操作可在吐沙装置中进行。
吐沙装置由供水池、沉淀池和吐沙池组成,吐沙池的底部是倾斜的,其较下部有一水平放置的网箱架,其顶部放在遮光板,供水池通过水管及扬水泵与吐沙池相通,后者的左壁上有水龙头通沉淀池,沉淀池的左壁上有水龙头通供水池。
用本发明的方法使杂色蛤吐沙,其吐沙时间降低到1.5小时以下,并节省人力和水。
附图1为杂色蛤快速吐沙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网箱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
为了用本发明的工艺使杂色蛤吐沙,特制了一种吐沙装置,如附图1所示。该装置由供水池(1)、沉淀池(9)和吐沙池(7)组成,它们的位置依次升高,并通过隔壁将其分隔开,向供水池(1)中放入海水,通入锅炉汽进行加热,并用继电加热器控制水温,此水可通过扬水泵(3)打到吐沙池(7),后者的底部是倾斜的,有利于水中泥沙杂物向较低处的排水管(8)移动,其左壁的较下部有水龙头,吐沙池(7)中也装有继电加热器控制水温,其中的水可通过左壁上的水龙头流到沉淀池(9)中,然后由沉淀池(9)再流回供水池(1),使吐沙池(7)中的水得以循环更新。吐沙池(7)的较下部有一水平放置的网箱架(6),杂色蛤装在如图2所示的网箱中,后者放在网箱架(6)上,在吐沙池(7)的顶部放有遮光板(5),供水池(1)和吐沙池(7)中还装有温度计(2)和(4)。沉淀池(9)的底上和吐沙池(7)的右下方分别设有排水管(10)和(8),沉下来的泥沙污物可由排水管(10)和(8)排出。操作时,在各池中放入海水,使水的温度控制在20℃左右,将杂色蛤放在网箱中,蛤厚度约为5个蛤体高,网箱放在网箱架(6)上,盖好遮光板(5),开动扬水泵(3)使吐沙池(7)中的水循环更新,并用充氧机使供水池(1)中的溶氧量在4ppm左右。这样,吐沙50分钟就达到了杂色蛤的出口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新斋,未经于新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03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纤维短切机用胶辊
- 下一篇:智能五笔双拼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