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掺杂铌酸锂晶体极化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110359.2 | 申请日: | 199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05C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30 |
发明(设计)人: | 孟宪林;孙友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33/04 | 分类号: | C30B33/04;C30B29/30 |
代理公司: | 山东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君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铌酸锂 晶体 极化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掺杂铌酸锂晶体的极化方法,包括步骤如下:磨好端面的晶体样品置于极化陶瓷板之间,陶瓷板上下各加一铂片电极,升温至极化温度,加极化电压,再降至室温,断电,其特征在于,晶体样品两端是经整平处理的掺杂LN陶瓷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整平处理是,将厚0.5-1mm的铂片夹在两平整的钢板之间,施加30-50吨压力压平,将陶瓷板及晶体样品端面磨平,使其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都与零号刀口尺的刀口吻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晶体样品是下列任一种:
(1)(MgO)X[(Li2O)0.486·(Nb2O5)0.514]1-X
(2)(MgO)0.05[(Li2O)y/2·(Nb2O5)1-y/2]0.95
(3)(Nd2O3)Z(MgO)X[(Li2O)0.486·(Nb2O5)0.514]1-X
其中,X=0-0.1,y=0.972-1.05,z=0-0.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极化升降温速度为90℃/h,1230°±5℃恒温1小时。
5、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方法的装置,基座上的样品支架上依次放有Pt电极、掺杂LN陶瓷板、晶体、掺杂LN陶瓷板、电极,两Pt电极与直流电源连接,晶体一侧有热电偶与控温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可移动式加热炉体和基座扣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移动加热炉由Al2O3炉膛,铁炉壳,支架,电阻丝和轻型耐火保温材料组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钢基座内有与之紧密配合的刚玉坩埚和Al2O3样品支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热电偶是Pt90Rh10-Pt热电偶。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Φ0.2mmPt丝将Pt电极与Φ0.5~1mm的Pt导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炉壳下底板与基座接合处有使二者软密合的的纤维毡。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陶瓷板是按Li2CO3∶Nb2O5∶Ta2O5=95∶(85±5)∶15±5摩尔比配料、研磨、混均压制成型并烧结的掺杂LN陶瓷板。
12、如权利要求5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掺杂LN陶瓷板是如下方式制备:
(1)将按比例配好的Li2CO3、Nb2O5、Ta2O5原料研混均匀,加50MPa压强在钢压模中压成厚1±0.5cm的料饼;
(2)将上述料饼置于Pt坩埚或Pt片上,在马弗炉内1230±10℃加热4小时,降至室温;
(3)将(2)料饼砂磨,将磨下细粉撒在Pt平片或平底Pt埚上,厚约0.5mm,再将(1)料饼单个水平放置其上,置于马弗炉内按(4)烧结。
(4)以90℃/h速度升温至1230±10℃,恒温3小时,再以120℃/h速度降至室温,取出备用。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晶体端面、陶瓷板、Pt片电极的尺寸依次略有递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03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