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水作为空调介质的使用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93110651.6 | 申请日: | 1993-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86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05 |
发明(设计)人: | 唐治伟;吴方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治伟;吴方伯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子平 |
地址: | 41000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水 作为 空调 介质 使用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使用地下水作为空调介质的方法及其装置。
在炎热的季节,为改善生活、工作条件,需采取降温措施。其中有采用防空洞或地下空间内的自然冷气作为降温介质的作法,即使用相应的装置将冷气直接送入房间,实现室内降温的目的。相应的装置一般由电动机、风机、送风管道以及风管分配构件等构成。使用地下空间内的冷气作为空调介质价格低廉,其装置较为简单,冷气降温确有一定效果,但其缺点是直接进入房间的冷空气湿度大,而且有霉味和霉菌,对人体和室内物品有较大危害,地下室空间要求较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用地下水作为空调介质,设置相应的空调系统,采用冷热交换的方式,实现炎热季节时的室内降温。
本发明方法是使用地下水作为空调介质,用相应的系统将地下贮水池内含有地温的水连续送入设在房间内的冷热交换器,进行冷热交换,经冷热交换后的水由交换器出口排出。由于炎热季节时的地下水温度较大幅度地低于室内温度,地下水则通过冷热交换器与室内热气流进行冷热交换,带走部分热量,实现室内降温的目的。
使用地下水作为空调介质的相应系统的技术方案见图1。本系统由水泵装置[1]、上水管[2]、冷热交换器[3]和回水管[4]构成。所述的水泵装置包括水泵和电动机,水泵装置的入水口位于地下贮水池的水位内,上水管一端接水泵装置的出水口,另一端接冷热交换器的入口,冷热交换器的出口接回水管。
本发明方法所述的地下水为地下泉水或井水,或者是地下贮水池内的水。
本发明系统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图1为本例的方案系统图。图3为冷热交换器的实施结构图,图4为图3的A向视图。本例每支管上设三个冷热交换器,为串联形式,共设四层。冷热交换器为串联时,前一个冷热交换器的出口则接后一个的进水管,该进水管相对于前一个冷热交换器为回水管,相对于后一个则为上水管。串联的个数不宜过多,一般为二至三个为宜。图3为冷热交换器的结构图,由若干根交换管[5]并联构成,并设有吹风机[6]。串联多个冷热交换器时,为使每个冷热交换器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后一个冷热交换器的吹风机风量相应大于前一个。回水管的水可供非饮用水使用,也可经降温后回流地下贮水池,实现循环使用。回流水降温方式有多种。
实施例2。图2为本例的方案系统图。本例的上水管[7]上设六根支管,每支管上串联两个冷热交换器,本例设有地下回水管[8],该回水管一端接地面上回水管,另一端与地下贮水池相通,经冷热交换实现降温,再回流于贮水池内,实现循环使用,以节约用水。此外,回流水也可采取地下雾化的降温方式。
实例测得:房间容积33.6立方米,高温季节,室外38℃,室内36℃,地下水22℃,本发明系统开启,冷热交换器工作一小时,室内温度降至28℃左右。效果良好。
当地下水温度高于室内温度时,开启本系统,还可相应提高室内温度。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1.地下水通过冷热交换器与室内热气流进行交换,既不产生湿气,也不带菌。而且,由于冷凝作用,还能对空气进行除湿。
2.不使用氟利昂、溴化锂等化学物质,使用地下水作为空调介质可实现循环使用,对环境、生态无影响。
3.与“溴化锂”式空调比,无需锅炉等设备,无“三废”排出。
4.使用地下水作为空调介质,耗电很少、节能,噪音小。
5.地下水源丰富,节省投资。
6.空调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运转部件少,容易维护,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治伟;吴方伯,未经唐治伟;吴方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06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