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力自动栽秧机无效
申请号: | 93110948.5 | 申请日: | 199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11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印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印先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力 自动 栽秧 | ||
1.一种由秧船,机架,地轮,传动机构,分秧、栽秧机构,秧箱和纵、横送秧机构组成的人力自动栽秧机,其特征在于:
a.秧箱在机架前柱[6]后柱[7]顶端的滚轮[10]上,秧箱后横梁[37]上装有分秧器[34],
b.秧箱下面的机架前柱[6]上装有栽秧手曲柄[13],曲柄上连着栽秧手连杆[12],连杆[12]上连接着栽秧手柄[19],栽秧手柄[19]的另一端是接秧板[21],上面有栽秧爪[20],连杆[12]上有摇杆运行调节孔[16],摇杆[14]的一端与秧船[1]上的摇杆座[141]相连,一端穿连在调节孔[1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自动栽秧机,其特征在于防磨板做成调节孔[16]或做成槽夹或槽孔[151]与连杆[12]组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自动栽秧机,其特征在于秧船[1]后面对着栽秧手柄[19]或连杆[12]、摇杆[14]的地方,安装有栽秧深浅调节板[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自动栽秧机,其特征在于:摇杆[14]与连杆[12]之间,或防磨板[15]与栽秧手柄[19]之间,或连杆[12]与栽秧手柄[19]之间,或栽秧手柄[19]与秧船[1]之间安装弹簧[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自动栽秧机,其特征在于栽秧手分秧刀[20]与接秧板[21]及栽秧手柄[19]之间的夹角为15~6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自动栽秧机,其特征在于地轮轴[4]上装有链轮[45],被动链轮轴[50]上装有被动链轮[46]、变速链轮[47],被动链轮[46]通过链条[51]与链轮[45]相连,变速链轮[47]通过链条[52]与栽秧手曲柄[13]上的链轮[48]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力自动栽秧机,其特征在于被动链轮轴[50]上装有移动秧箱的圆柱凸轮[29],该凸轮上有直槽、斜槽和换向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力自动栽秧机,其特征在于被动链轮轴[50]上装有移箱连杆[85],该连杆的另一端与移箱槽板固定架[84]上的移箱槽板[89]相连的送秧杆[86]连接,移箱槽板[89]上有直槽、斜槽和控向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自动栽秧机,其特征在于秧箱上部和下部分别有送秧筒[99],纵向送秧辊[35],送秧筒[99]和纵向送秧辊[35]上绷套有送秧带[102],送秧筒[99]和纵向送秧辊[35]由棘轮[28]带动,或由安装在被动链轮轴[50]上的齿轮拨杆[100]拨动送秧筒[99]上的齿轮带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自动栽秧机,其特征在于增加栽秧杆[63],其一端为开口槽夹[73],槽端有滚轮[61],增加分秧栽秧手柄[64],一端与栽秧杆[63]上的分秧栽秧手梁[75]相连,另一端是托秧板[66],上面有分秧栽秧刀(分秧栽秧爪)[65],栽秧杆[63]与连杆[12]之间有弹簧[74],增加心形凸轮[62],装在分秧手曲柄[13]上,并夹在槽夹[73]中,在分秧手连杆[12]或栽秧杆[63]上增加栽秧杆[63]的移动控制卡[67]、[68],分秧刀[20],去掉中间的小分秧刀,或去掉半边以上的小分秧刀,使分秧栽秧爪[65]和托秧板[66]能相对于分秧刀[20]而运行,或用栽秧手柄[19]与分秧栽秧手梁[75]相连,用分秧刀(栽秧爪)[20]进行分秧、栽秧,都可防止快速栽插时带秧倒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自动栽秧机,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分秧器[34]组成一个秧门,或与纵向送秧辊[35]、纵向送秧爪排[91]、秧箱后横梁[37]共同组成秧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印先,未经李印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09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数控变频电源的机柜
- 下一篇:铁基材料用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