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煤陶瓷辊道窑及其烧制技术无效
申请号: | 93110998.1 | 申请日: | 199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19A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22 |
发明(设计)人: | 罗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威远县天府陶瓷建筑材料实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00 | 分类号: | F27B9/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自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良菊,詹福五 |
地址: | 四川省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陶瓷 辊道窑 及其 烧制 技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陶瓷辊道窑及其烧制技术,特别是一种采用粉煤焙烧陶瓷制品的燃煤辊道窑及其烧制技术。
现有的燃煤陶瓷辊道窑,一般都是采用人工直接加入块煤,使煤块在炉膛中分层燃烧,随着机械化采煤的发展,适宜于层状燃烧的块煤逐渐减少,且采用该种燃烧方法,具有燃烧效率低(一般在65%以下),燃烧制度不稳定,操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等缺点,不但影响产品质量,而且由于燃烧不完全从烟道冒出滚滚浓烟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解决此矛盾,人们探索出了一种“煤改气”的方法,即使煤经过气化变成煤气,将固态燃烧变为气态燃烧,具有燃烧效率高,控制方便,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但煤在气化过程中转化效率较低(一般在65%以下),且转化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且对气化用煤的煤质、块度都有较严格的限制,因此通常采用集中生产煤气,供应密集的使用单位。然而我国除少数几个大瓷区外,其余绝大多数陶瓷企业都处于散居状态,因而不能采用该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煤陶瓷辊道窑及其烧制技术,采用机械连续供煤和烧嘴进行粉煤喷烧,灰份贴壁沉降,分段除尘的方式,以达到高效燃烧,低投入、低污染,烧成制度稳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适用范围广的目的。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在于辊道窑包括胚料预热和烧成辊道、炉膛、灰坑、燃料输送器及供余热回收和烟气排出的烟道,而炉膛则包括燃烧室和飞灰沉降室,燃料输送器包括烧嘴和与之配套的粉煤输送管,燃烧室和飞灰沉降室之间设有马鞍形隔墙,燃烧室和沉降室与灰坑之间均设置有活动隔板,可根据需要抽出或插进。
炉膛可由1~3组燃烧室和飞灰沉降室串接而成,且在灰坑口设置清灰门,在烟道内交错设置挡墙,以便于余热回收和使灰尘贴壁沉降,挡墙之间均设置有清灰孔,便于除尘。
本发明燃煤陶瓷辊道窑的烧制技术在于将粒度小于20mm的粒煤筛分、干燥后,加入风扇式磨煤机供料斗,细磨成粉煤,汇同磨煤机产生的一次风,经过输送管道连续送至烧嘴,然后点火使煤粉在烧嘴内部分燃烧后,产生的高温半气化混合物喷入炉膛,同时通过在烧嘴旁设置送风机送风助燃,并使煤粉在炉膛中进行沸腾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仍通过隔焰辐射板均匀地传递到辊道,燃烧产生的灰份则沿隔墙贴壁落下到炉膛与灰坑之间的隔板上。清除灰尘时,将灰坑口的清灰门关闭,抽出隔板,使灰尘落入灰坑,再插上隔板,打开清灰门进行清灰处理,以确保炉膛内的温度稳定。进入烟道的灰尘,则从设置在挡墙之间的清灰孔中清除。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粉煤作为燃料,并使其在炉膛中沸腾燃烧,由于粉煤的比表面积是层燃块煤的近百万倍,因而能最大限度地与助燃空气均匀混合,燃烧反应速度快,燃烧效率高达95%,节能效果显著。采用机械连续供煤的方式,并设置助燃风机,因而调节给煤量和助燃空气量,即可方便地控制炉内烧成制度,使温度、压力保持稳定,确保产品质量。由于煤粉燃烧反应完全,无浓烟排出,对环境保护亦具有重要意义。且除尘时不会影响炉膛内的温度,并可进行分段除尘,因而具有操作灵活,劳动强度低,工作环境优越,设备投资小,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
附图2是本发明俯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A-A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威远县天府陶瓷建筑材料实业公司,未经四川省威远县天府陶瓷建筑材料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09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毒香烟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矿物燃料脱硫和脱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