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微孔膜水电解槽无效
申请号: | 93111178.1 | 申请日: | 199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13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8 |
发明(设计)人: | 衣宝廉;张恩俊;曲天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B1/10 | 分类号: | C25B1/10;C25B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116012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微孔 水电 | ||
1.一种采用微孔膜作为氢氧气室分隔膜的水电解槽,它的微孔膜(4)两边紧密贴合有作为主电极的穿孔板(5),其特征在于1)作为辅助电极的分隔板(1)与穿孔板(5)之间加入导电条(7)或导电支撑垫(6),通过导电导条(7)或导电支撑垫(6)使分隔板(1)与穿孔板(5)为硬支撑的电联接结构;2)电解槽的分隔板(1)上的共用管道内壁镶嵌有绝缘环(2)或采用绝缘边框(8)带有共用管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用的微孔膜(4)采用平均孔径为80~100nm的石棉膜,钛酸钾膜或二氧化钛膜。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微孔膜(4)采用石棉微孔膜。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解槽,其特征在于绝缘环(2)或绝缘边框(8)采用聚砜、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或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解槽,其特征在于作为主电极的穿孔板(5)为带有均匀小孔的镍、不锈钢或铁镀镍板,其孔径为Φ1~3mm,孔面积占穿孔板(5)面积的2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11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纯陶瓷膜管的生产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异丙醚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