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钴-钼系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的硫化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11223.0 申请日: 1993-04-26
公开(公告)号: CN1034477C 公开(公告)日: 1997-04-09
发明(设计)人: 周红军;田兆明;李欣;汤福山;杨彦伟;纵秋云;王文秀;王毓秀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主分类号: B01J37/20 分类号: B01J37/20;C01B3/26
代理公司: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玉洁,崔裕正
地址: 255436***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氧化碳 变换 催化剂 硫化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钴-钼系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的硫化方法。

目前大、中、小合成氨厂中,以煤和渣油制成的原料气中,硫化氢含量通常达1.5克/标准米3,有时多达5克/标准米3,此时使用钴-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最为节能,特别是低温活性好,钴-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节能更明显。为此,各国竞相开发此类催化剂,US 3529935、US 3850841、UK 1491499、CN 89108457和CN87107892等都报道了此类催化剂的研究。

钴(镍)-钼(钨)系耐硫变换催化剂在使用前一般要进行硫化,硫化后催化剂才具有较好的活性,并且硫化方法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很大。如CN91102838、CN 89102614、CN 90102615.8以及丹麦TOPSφe公司,及BASF公司生产的耐硫变换催化剂K-811说明书对此都有报道。但他们的硫化方法都是在250~500℃下使催化剂在现场硫化,硫化方法复杂,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能量,并且还需要大量的硫化剂,目前常用的硫化剂是CS2,而CS2易燃、易爆、易挥发,并且具有很大的毒性,对安全生产造成很大的威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无毒性、安全、不需在耐硫CO变换生产的现场硫化的催化剂,因而是一种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能量和投资,以及可缩短开车时间的新的变换催化剂的硫化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方法实现的,成品钴(镍)-钼(钨)系催化剂用硫化剂或含有硫化剂的溶液浸渍催化剂。硫化剂可以是含硫的无机化合物,如含硫盐、含硫气体、含硫有机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如硫化铵、氨水、H2S、液氨等。溶剂可以是能够溶解上述硫化物的各种无机物或有机物。如水、氨水或浓氨,硫化剂的加入量以重量计,催化剂∶硫化剂=1∶0.001-100浸渍时间为3分钟-8小时,浸渍完毕后,在30-150℃下烘干,即成为经过硫化的CO耐硫变换催化剂。

本发明的效果很显著,该硫化方法对变换催化剂的活性有非常的效果,与现有一般硫化方法相比,可提高催化剂活性50%-100%或以上,甚至有的可提高达300-500%,并且略去了现场硫化,缩短了开车时间,由于不需要现场硫化,节省了硫化催化剂所需的设备投资,也节约了购置现有技术所需购买价贵硫化剂的资金。同时也避免了使用CS2做硫化剂带来的硫化过程不易控制引起甲烷化付反应,造成催化剂床温暴涨以致烧坏催化剂的危险。又避免了因CS2易燃、易爆、有毒,在运输和使用时造成的不安全问题。避免了开车升温时,由于生产不稳定、导致放空造成的浪费。避免了使用固体硫化剂所带来的用于催化剂床层升温时所需大功率电炉以及甲烷化副反应。

本发明与各种现有硫化方法处理的催化剂的活性比较:

评价结果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未经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1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