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膏窑外分解工艺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111274.5 | 申请日: | 199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99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10 |
发明(设计)人: | 冯怡生;刘希岗;吴天宝;王玉瑞;冯久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鲁北化工总厂 |
主分类号: | C01B17/74 | 分类号: | C01B17/74;C04B11/036;C04B7/44;B01J8/24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立晓 |
地址: | 2519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膏 分解 工艺 装置 | ||
1、窑外分解石膏成为固体CaO与气体SO2的生产工艺,是在由流化床反应器、旋风分离器、分料器和回流管路形成的循环系统中,将石膏粉料、燃料投入柱形主体反应器,并从反应器底部导人一次空气作为流化风,使其燃烧产生CO或H2,在反应器上部导入二次风,在主体反应器中形成一个还原区和一个氧化区,石膏微粒在还原区与氧化区之间不断循环流动分解,石膏分解产物CaO,SO2其他反应气体,同时从柱形主体反应器上部排出,经旋风分离器和固体分料器,使石膏分解的固体物料一部分返回到主体反应器,与新投入的石膏粉料混合,实现循环分解反应,另一部分排出入回转窑煅烧成水泥熟料,其特征在于新投入的物料与第二级旋风预热器中排出的气体直接混合后进入第一级旋风预热器,被分离的固体物料再与主体反应器旋风分离器中排出的气体混合,经第二级旋风预热器分离后投入主体反应器中;石膏粉料在主体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为20-60秒,固体分解物料从固体分料器中返回主体反应器的返回量为70-9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分解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主体反应器中还原区的反应温度为850-1080℃,而在氧化区的反应温度为1000-115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分解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主体反应器中还原区的截面风速控制在1.6-5米/秒,而氧化区的截面风速控制在3.4-6米/秒。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分解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新投入石膏物料量与从分料器中返回主体反应器的返回料量之比为1∶2.5-6.0。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分解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控制主体反应器中还原区的气氛CO为1.5~4%,氧化区的气氛O2为0.5~2%。
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石膏窑外分解工艺的流化床式分解装置,包括一个分解炉主体部分和一个旋风预热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分解炉主体部分是在一个柱形主体反应器的上方有一只与其成整体的偏锥式无内筒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下方连接一只箱式固体分料器;所说的箱式固体分料器由分料室和一只与其成整体的流化床式泄料阀组成,使得固体粉料从固体分料器分发时,固体粉料按比例在泄料阀与分料室的返料口之间分流;在旋风分离器的上方与两级旋风预热器相连。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化床式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偏锥式旋风分离器,其筒体母线与锥体母线最小夹角为0-30°。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化床式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流化床式泄料阀中有一个可调节阀孔大小的阀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鲁北化工总厂,未经山东省鲁北化工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12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非晶形表层的聚合物轴承保持架
- 下一篇:与软玻璃封接耐蚀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