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全息电图诊断计算机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3111276.1 | 申请日: | 199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80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5/62 | 分类号: | G06F15/62;G06F15/42 |
代理公司: | 山东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君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全息 诊断 计算机 处理 系统 | ||
1、生物全息电图诊断计算机处理系统,包括信号采集装置,接口板,微机及监视器和打印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采集装置由电机驱动拉线带动的拐形电极测试探头滑块和五个光电管组成,其中一个光电发射管置于测试探头滑块下方,四个光电接收管与发射管相对而置于同一直线上并与光电发射管位于同一平面内,一电压为V0的稳压直流电源与一R0电阻和拐形电极测试探头及另一参考电极组成信号采集主电路;接口板由一放大器、两个滤波器和一模数转换器组成,放大器与采集装置中测试探头和参考电极相连,接口板的模数转换器直接与计算机主机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光电发射管与光电接收管位于探头滑块下的一个垂直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信号采集装置中四个光电接收管分两组而设,每组两个固定在一起间距为10-15mm,两组间相邻两个的间距为450-80mm,两组间距离可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光电管口径为1-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接口板输出端插入主机总线扩展槽内,占用一个标准AT八位总线槽。
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说的计算机处理系统的计算机程序,其工作步骤如下:
(1)采集测试电压值V,间隔时间τ;
(2)信号采集终止,所用时间T;
(3)建立数据库;
(4)将V换算为电阻R,转换公式为Rn=VnR0/(V0-Vn),并计算被测各点平均电阻R,;
(5)计算各点相对于相邻点向低电阻方向的电阻变化率r,rn=(Rn-Rn-1)/Rn-1(rn<0时,视rn=0)且rn=(Rn-1-Rn)/Rn(rn<0时,视rn=0),然后计算平均变化率r,;
(6)绘制矩形线框,其左边或右边为时间轴即t轴,t轴长为T,上边为y轴,y=f(t),线框组成一个tOy坐标系;
(7)将所测各点的R或r,连成曲线,y是R时,线框右边是t轴,y=f(t)曲线是测点的电阻值曲线;y是r时,线框左边是t轴,y=f(t)曲线是各点相对于邻近点向低电阻方向的变化率曲线;
(8)在tOy线框内,以R或r的倍数作t轴的平行线,并开始判断:当R>mR或r<qr时,该区打印“-”,当mR≥R>PR或qr≤r<sr时,该区不打印任何符号,当R≤pR或r≥sr时,该区打印“+”(m、q、p、s为小于10的正数);
(9)在上述线框旁并列绘制第二掌骨侧和人体解剖轮廓图,此二图和线框图从上向下都按穴区全息律分为同数的区,三图并列,各图中分区分隔线相连;
(10)在监视器上显示某一诊断图;
(11)打印某一诊断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采集信号间隔时间τ为1-10毫秒。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将人体第二掌骨侧和人体解剖轮廓图按穴区全息律划分为A-E五个区,各区比例为A∶B∶C∶D∶E=(1.3-1.7)∶(2.15-2.55)∶(2.15-2.55)∶(1.9-2.3)∶(2.3-2.7)。
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A-E五个区最佳比例为A∶B∶C∶D∶E=1.5∶2.35∶2.35∶2.1∶2.5。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q≤5,3≤s≤10,或m≤5,3≤p≤10。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程序中还包括将V、R、r值在并列的三线框内同时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12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磷脂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细菌生化鉴定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