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厚质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制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11315.6 申请日: 1993-06-18
公开(公告)号: CN1038139C 公开(公告)日: 1998-04-22
发明(设计)人: 崔科增;张敬义;赵居杰;何宗华;王受文;郑绍宽;柯兴民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9D195/00 分类号: C09D195/00;//;109∶08)
代理公司: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任英
地址: 255436***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改性沥青 防水涂料 制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关于制造建筑防水涂料的方法。

将沥青用聚合物(或其乳液)改性(改善了沥青的耐候性)用以建筑防水已有一定的历史。用橡胶(或胶乳)改性沥青可做成防水涂料。防水涂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溶剂型的,一类是水乳型的,而水乳型的又可分为厚质、薄质两种,二者相比厚质防水涂料使用性能较好。本发明即为水乳型厚质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制造方法。

现有技术中制造改性沥青涂料的方法概述如下:

(1)先把橡胶作成母胶,再将母胶混入沥青中作成改性沥青,然后再乳化,这就需要三道工序,工艺过程中占用大量的设备、时间及人力。因此,成本高、且不能制造橡胶含量大的涂料。制品中的沥青粒子包容胶粒,二者结合力不太强,且乳化困难。

(2)将沥青先乳化,然后再与胶乳机械混合。这一方法虽然可制造橡胶含量大的沥青涂料,但需要两道工序,且由于胶乳中的橡胶粒子与沥青粒子比重差较大,致使二者易于分离,降低了产品的稳定性。

(3)将沥青中混入胶乳使沥青乳化,众所周知,高温熔融的沥青与胶乳混合比较容易,但是大量混合胶乳时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很危险,且水汽的挥发要消耗大量的热。在混入大量橡胶时,乳化困难。

(4)日本专利,特许昭58-201822公开了一种方法,是以聚合物胶乳或乳液100份与热熔沥青100~1200份在乳化剂和分散稳定剂存在下混合搅拌,所采用的乳化剂为有机阴离子乳化剂(如油酸钾)价格较贵。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1)、(2)、(3)三种方法的部分缺点,但它的混合搅拌过程只能采用间歇方式,因而不适合连续大量生产,生产成本较高,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

(5)日本专利,特许昭49-23804公开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基本上克服了上述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它以胶乳、沥青和水为主要原料,通过水溶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一道工序制得橡胶沥青涂料。但由于其采用的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而绝大部分胶乳是阴离子或非离子型的,与阳离子型的匹配性不太好,虽然加入一些调节剂可使其匹配,但仍存在着长期贮存稳定性问题及相溶性问题。而且,象使用这样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只能制得薄质涂料,这类涂料一次成膜薄、施工周期长、对基层要求较苛刻等,即使用性能不太好,再就是对胶乳固含量要求太高(6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技术难题和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工序简捷、便于工业化生产而制造成本低、制品性能好的制造改性沥青基厚质防水涂料的方法。

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法得以实现:

本发明是用80重量份(A)液缓缓加入30~300重量份(B)液中,同时边搅拌边预热至45~85℃;将40~400重量份的(C)加热至115~165℃,将(A+B)与(C)同时用连续乳化机(如:胶体膜、均匀器等)进行充分乳化;或者在高速搅拌罐中先加入(A+B),边搅拌边徐徐加入(C)进行间歇乳化,由此即可得到稳定的厚质防水涂料。

其中,(A)液为固含量约为42%的丁苯胶乳,其PH值为10~11,平均粒径为900~1500;(B)液为乳化液,即乳化剂的水溶液,水为普通自来水,其中含乳化剂(如膨润土、石棉粉等)、乳化助剂(如硬脂酸或烷基苯磺酸或油酸的钾盐或钠盐、OP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PH值调节剂等,本发明中所用的PH调节剂为碳酸钠。按100重量份水计算的上述各剂的加入量为:

膨润土      3.75~12重量份

石棉粉      3.75~6重量份

乳化助剂    1~2重量份

碳酸钠      0.5~0.8重量份(C)为熔融沥青,其在25℃,100克,5秒,1/10毫米条件下的针入度为25~45,软化点为45~65℃,在25℃时的延伸值大于30厘米。

已有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要制得优质的改性沥青涂料,基材沥青和改性沥青的选择和匹配是至关重要的。本发明的基材采用胜利10#沥青与胜利100#沥青按一定比例调制而成,此调制比例并不是固定的,可根据不同沥青采用不同的调制比例,只要调制后的沥青能满足上述(C)的指标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未经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1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