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接还原磷矿石生产磷酸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11447.0 申请日: 1993-06-11
公开(公告)号: CN1040199C 公开(公告)日: 1998-10-14
发明(设计)人: 侯拥和;黄焯枢;薛生晖;刘小银;李华成;吴文斌;姜淑芝;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 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1B25/18 分类号: C01B25/18;C01B25/01
代理公司: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陈开姚
地址: 410012***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直接 还原 磷矿石 生产 磷酸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制备磷酸的工艺。

目前世界上工业化生产磷酸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硫酸萃取法:即利用磷矿石与硫酸的复分解反应,生成磷酸和硫酸钙获取磷酸。这个方法需要高品位低杂质的磷矿和大量的硫酸;(2).电炉黄磷法:即用电炉生产黄磷,然后用空气燃烧黄磷生成P2O5,再用水吸收制取磷酸。这个方法需要大量的电能和块状的磷矿石。

为了克服电能紧张,硫铁矿资源不足和高品位磷矿石逐年减少对磷酸生产的影响,八十年代初美国Occidental ResearchCorporation(ORC)提出采用KPA法即用回转窑生产磷酸的方法,(见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process Design andDeve lopment杂志,1985,第24期,688~697页),并进行了Φ0.84×9.14米回转窑中试装置中间试验,(US专利No.4,389,384)。其方法是将磷矿石、硅石和碳质还原剂(焦粉或煤粉)细磨到50~85%-325目,配加1%的膨润土造球,经链式干燥机干燥预热后送入窑头燃烧天然气的回转窑中,球团在窑内还原,控制最高固体温度为1400~1500℃,调整球团CaO/SiO2摩尔比为0.26~0.55,使球团熔点高于球团中磷矿石的碳热还原温度,磷以磷蒸汽的形式从球团中还原挥发出来,然后在窑的中部空间被通入的空气氧化成五氧化二磷,氧化放出的热反过来又供给还原。将含有五氧化二磷的窑气水化吸收即制得磷酸。

用回转窑生产磷酸技术上遇到的主要问题是:(1).由于回转窑窑气中含有大量的CO2与H2O蒸汽,当温度大于800℃后将与球团外层中配入的碳发生下列反应:

    (1)

        (2)至使球团外层中配入的碳在球团被加热到还原温度(大于1250℃)以前即被大量氧化。由于球团外层碳的损失,使得球团外层磷矿石中的五氧化二磷不能被还原。另外,在失碳情况下,当球团与窑气中的P2O5相接触时,将又生成磷酸盐,使球团外层生成一层富磷白壳,至使工艺的P2O5收率大大降低。(2).工艺采用内配碳球团方案,为了避免碳的氧化,球团固结温度不能高于碳的氧化温度。KPA工艺采用皂土做粘结剂,球团强度难以保证。球团在回转窑内易粉化,使部分磷矿石与硅石、碳质还原剂分离,既影响磷矿石的还原,又在回转窑预热段产生结圈,破坏工艺的正常运行,同时增大粉尘吹出量给窑气收酸造成困难。(3).回转窑需用气体或液体燃料供热,价格较贵,增加了磷酸的生产成本。对于防止球团外层碳在回转窑内过早氧化问题,ORC公司曾提出过:由窑身通过料层通入惰性气体,在回转窑料层和氧化区之间形成一个过渡隔离带,阻止窑气对球团碳的氧化(US专利No.4,351,813);在入炉球团中混入自由焦粒,以在料层和氧化区之间形成一个自由焦粒隔离层,阻止窑气对球团中碳的氧化:用磷酸或硼酸钠硅石熔剂加入球团,使球团在700~1100温度下表面形成一密封层,阻止窑气对球团中碳的氧化(US专利No.4,397,82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采用一种用双层复合球团直接还原磷矿石生产磷酸的工艺,克服窑法磷酸工艺存在的球团强度差,球团中碳在回转窑预热带过早氧化的问题,使球团在窑内不粉化,球团中五氧化二磷收率大于80%,同时以固体燃料取代或部分取代气体或液体燃料,以降低磷酸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将磷矿石与配入物料制成球团,在火焰炉内,球团中P2O5被还原成磷蒸气并挥发,在料层的上方磷蒸气被引入炉内的空气氧化生成P2O5气体在水化装置中被吸收成磷酸。本发明的特殊之处是:球团采用双层复合结构。其内层是将磷矿石、硅石(或石灰或石灰石)、碳质还原剂经磨碎、混匀后造球而成,其外层是在这种球团上再裹上一层含碳量大于20%的固体燃料,球团内外层配料时添加粘结剂,球团采用干燥固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未经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14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