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质烟气的净化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111457.8 | 申请日: | 199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61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陶锦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锦梅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湘俊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质 烟气 净化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采用逆流水膜原理处理煤质烟气的净化方法主要由混合、沉淀、洗涤和干燥过程组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高温煤质烟气进入烟气混合室,烟气与水蒸气混合,水蒸气吸附烟尘和溶解有毒气体生成大的液滴,沉淀到沉淀反应水槽中,烟气流在塔底由下至上进入第一净化除尘室,喷淋水从塔顶往下淋洒,经多层隔尘板的阻挡和水流的喷淋,烟尘和有害气体被洗涤,除去,在第二净化除尘室里,净化后的气体中的水蒸气冷凝,生成大的液滴沿隔板、塔内壁向下流动落入沉淀反应水槽中,气体得到干燥,经风机从烟囱排向空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质烟气的净化方法,其特征是煤质烟气与水蒸气受设置在沉淀反应水槽里的挡尘隔离墙的阻挡会在烟气混合室底部形成涡流,使混合更为完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需的煤质烟气的净化方法,其特征是在第一净化除尘室里,气体是自塔底由下往上升,安装在塔顶内上端的喷水咀将清水由上往下喷淋,形成一个逆向碰撞、吸附的过程,并在每一层隔尘挡板上形成水沫层,气体在每一层被洗涤,净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质烟气的净化方法,其特征是在第二净化除尘室里,气体中带来的水蒸汽受到挡尘隔板的阻挡、碰撞,水蒸气不断冷凝、聚集,形成水滴,沿隔板、塔内壁向下流动,落入沉淀分解水槽中,气体得到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质烟气的净化方法及装量,其特征是在第一净化除尘室里,在挡尘隔板的下方,塔内腔出风口的前方安装了一块90°直角纵向隔水板,迫使气流向下运动后再折转方向上升至出风口,进入风机进口管,通过风机从烟囱排向大气。
6、一种采用逆流水膜原理净化煤质烟气的设备,主要包括烟气混合室、沉淀反应水槽、第一净化除尘室、第二净化除尘室、风机,其特征在于烟气混合室,第一净化除尘室和第二净化除尘室皆砌筑在沉淀反应水槽上,在烟气混合室与第一净化除尘室之间用半圆形烟气道连接,半圆形烟气道履盖在沉淀反应水槽上面,第一净化除尘室和第二净化除尘室顶部用马蹄形圆筒连接,在沉淀反应水槽中设有挡尘隔离墙,其中一挡尘隔离墙将第一净化除尘室和第二净化除尘室隔离开来,底部互不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煤质烟气的设备,其特征是烟气混合室是由耐酸陶瓷制成的圆筒形塔,由烟气管道和圆筒体两部分构成,塔内壁光滑,塔底砌筑在沉淀反应水槽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煤质烟气的设备,其特征是一个砖砌水泥砂浆抹面的长方形空腔,有一定有效高度,底部为一倒立的四棱锥空腔,在该结构侧面设置溢流孔和清灰出口,在沉淀反应水槽的上方有连接烟气混合室和第一净化室的半圆形烟气道,在沉淀反应水槽前后砌筑有几个挡尘隔离墙,并使第一净化除室与第二净化除尘室底部隔离,互不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煤质烟气的设备,其特征是第一净化除尘室是耐酸陶瓷制成的圆筒形塔,圆筒形塔内腔中隔一定高度安装有一定数量的带孔的圆形陶瓷离板,在塔顶内上端安装有进水咀,圆筒形塔上端通过马蹄形陶瓷圆筒与第二净化除尘顶部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煤质烟气的设备,其特征是第二净化除尘室是耐酸陶瓷制成的圆筒形塔,塔顶与马蹄形陶瓷圆筒相连,圆筒形塔内腔上部安装了一定数量的带孔圆形陶瓷隔尘板,圆筒形塔内腔下部侧面开有一个出风口,出风口与风机进口管相连,在出风口的前方安装有一个90°直角纵向隔水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锦梅,未经陶锦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14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