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烫伤药膏及其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3111712.7 | 申请日: | 199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75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英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姣阳,王玉霞 |
地址: | 21004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烫伤 药膏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烧伤、烫伤药膏及其生产工艺。
目前,在医院中治疗烧伤、烫伤,通常使用兰油烃,绿药膏等外用药,治疗时,不准弄破伤口水泡,操作麻烦,如果烧伤面积成人在20%,儿童在10%就会出现休克,此时,需辅助大量抗菌药和止疼药,特重病人还需要做化验及各种检查,现有的烧伤、烫伤药,主要具有伤口不干燥,保护温润的功能,而对止疼、消炎、杀菌等效果较差、更无痈脓长肉的药,大面积烧烫伤的病人要植皮,治愈时间长,疗效不显,且治愈后伤口留有永久的疤痕。而被誉为中国绝技的烧伤湿疗法及润烧伤膏也需要燃伤后及时用药,才可以保障不留疤痕。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可适用于因沸水,蒸气,烈火,沥青,电烧伤,酸、碱,磷等化学物质和各种烧烫伤,并且具有止疼,杀菌,痈脓长肉不用植皮手术,愈后不留疤痕的烧烫伤药膏及其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烧、烫伤药膏,它主要由三七、铅丹、冰片、食用植物油经干燥,磨碎浸泡、过滤、熬制、冷却、搅拌等工序加工制成,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三七 11-29% 铅丹 5-22%
冰片 2.8-12% 食用植物油 50-70%
一种烧、烫伤药膏的制作工艺,它包括有干燥磨碎,浸泡,过滤、熬制成膏,冷却等工序,在干燥磨碎工序中将原料中除铅丹、冰片,食用植物油外各组分根据性能不同,分别放入容器内文火干燥,或在阳光下晒干,待凉后磨碎,然后在浸泡工序中,将磨碎的原料组分放入食用植物油内浸泡至少30天,接着在过滤工序中浸泡液用过滤装置过滤后去渣,将过滤工序中所得的滤液放入容器内用武火熬制,待油开后即将铅丹放入容器内,并进行搅拌,3-5分钟后,加入成膏剂熬制2-5分钟成膏后关火,冷却至1-5度时,将冰片放入容器内搅拌均匀,即可得成品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无论烧伤烫伤面积大小几度烧伤,任何部位均有独特效力,特重烧伤病人总面积在50%或度烧伤在20%以上,用药后1分钟立即止疼,不会出现休克等症状,也不用做化验和各种检查,并且具有浓长肉无需植皮,杀菌等作用,不伦是 度烧伤,还是深度和重度烧伤的病人,烧伤后不论多少天,或是已用过其它药物后已感染的伤口,治愈后都不会留下一点疤痕治愈时间短一般因沸水蒸气造成的烧伤5-7天全愈,化学物质造成的大面积烧伤7-10天。
例:扬子石化公司芳烃厂职工董军,男等三人93年3月22日以200多度的剧毒物资二甲苯烧伤,其中董军为大面积的烧伤,度烧伤面积已超过25%,只用上述成品药,没有口服注射过任何药物,7天全愈,未留下任何疤痕,而另两位轻伤病人送医院用了20天才好,且留下了永久的疤痕。
本发明制作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最好为:
三七 23%
铅丹 11%
冰片 9%
食用植物油 57%
在干燥磨碎工序中可加入穿心莲,其加入量为3%-6%。在干燥磨碎工序中可加入地榆,其加入量为2%-5%。在干燥磨碎工序中可加入红花,其加入量为6%-12%。首先将三七11%切成片状,放进不锈钢的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待凉后磨碎,并将地榆3.6%不锈钢锅内,文火炒干后磨碎,取红花8.5%在太阳下晒干磨碎穿心莲4.5%在太阳下晒干磨碎,然后将在干燥磨碎工序中得到的碎料一起入入花生油57%内泡40天,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在熬制成膏工序中,将不锈钢的锅放在武火上,将在过滤工序中得到的过滤液倒入锅内,滤液开后,即将铅丹5%放入锅内搅拌4分钟后,在熬制成膏工序中可加入石膏为成膏剂,其加入量为5%-10%。现加入7%的石膏再熬制3分钟,使其成膏状,关火,冷至1-2度时,再加入3.4%的冰片,并可加入适量麝香,于锅内,搅拌即可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英,未经刘忠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1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参胎盘制品
- 下一篇:人参叶加工的食品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