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中药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12633.9 | 申请日: | 199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38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力医药技术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3/30 | 分类号: | A23G3/30;A61K9/68;A61K35/78 |
代理公司: | 上海医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巍 |
地址: | 2000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口香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医药食品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甜味食品增加,往往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特别是口腔疾病,龋齿及牙周炎等,因而人们常用口香糖清洁口腔。但目前的口香糖多数仅以糖及胶质作主要原料,而且蔗糖还有一定的致龋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中药作为活性成份与药用载体配制而成的新颖药用口香糖。不仅能清洁口腔达到杀菌抑菌效果,并兼有镇痛、脱敏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中药作为活性成份的口香糖(商品名牙护士口香糖、牙护士洁口胶、牙护士爽口胶、牙护士香口胶、牙护士清口胶)。该口香糖以中药丁香、薄荷、陈皮及桂皮醛、茶叶等组份的提取物作为活性成份与药用(食用)载体如甜味剂、湿润剂、胶基配制而成。
本发明的口香糖,其中所含中药活性成份与载体按下列重量比以任意比例配制成100%的组成物。
丁香0.06-0.09%、薄荷3.2-4.8%、陈皮6-8%、茶叶2-3%、桂皮醛0.11-0.22%、甜味剂62-75%、湿润剂8-12%、胶基14-24%、香精适量。
其中甜味剂主要有甜香素、阿斯巴甜、甜叶菊、帕拉金糖、麦芽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甘露糖醇、大豆低聚糖。
湿润剂主要有麦芽低聚糖浆、异麦芽低聚糖浆、帕拉金糖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公开了一种含有中药作为活性成份的口香糖(牙护士口香糖)的配制方法。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中药组份的提取加工:
A、制备茶叶干粉(简称C组份)
将茶叶加4倍量的水,60-95℃浸泡10-45分钟,反复浸泡三次后,合并浸液浓缩到1/2体积,经喷雾干燥得喷干粉;
B、制备丁香、薄荷、陈皮、三味药的提取挥发油(简称TBC组份)
取丁香0.6-0.7份,薄荷35-37份,陈皮62-65份,按任意比例混合成100%的组成,混合物粗碎后经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
C、制备桂皮醛包合物(简称NG组份)
1克桂皮醛用180-250ml6%的β-环糊精包合,静置、过滤,不溶物在40℃以下烘干得干品;
(2)制备口香糖:
取加热软化的胶基14-24份与已预热的麦芽低聚糖浆8-12份,同置于搅拌器内,在35-55℃的温度下进行搅拌,再加入蔗糖酯0.16-0.24份,然后依次加入62-65份甜味剂,搅拌混匀后依次加入0.4-0.6份C组份,0.8-1.8份TBC组份,0.8-1.5NG组份及适量香味剂,搅匀后即成口香糖物料,再将物料输入挤出成型机,压制成型后,于17-18℃温度及相对湿度50%的环境条件下放置24小时,进行包装即得3.5克/片(5片/包)的含中药口香糖成品。
本发明的口香糖(牙护士口香糖)除了具有一般口香糖清洁口腔、锻炼面部肌肉的作用外,还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口香糖含有中药活性成份,对引起龋齿及牙周炎的细菌有抑制作用,并兼有镇痛、脱敏作用。
2、本发明的口香糖以帕拉金糖及甜香素等为甜味剂,不仅本身无致龋性,而且还有抑制蔗糖致龋性的作用,而且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小。
3、本发明的口香糖以麦芽低聚糖等作为湿润剂,不仅有较好的湿润、保湿作用,而且对体内的有益菌群双歧杆菌等有明显的增殖作用。
4、能用于防治牙周炎、预防龋齿的发生及发展,特别对儿童牙齿的保健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药效试验:对防治牙周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
50例牙周炎患者,均为一周内门诊者,患有牙痛、牙龈出血、口臭、甚至流脓的牙周炎病人。男18例,女32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为40.3岁。
立即(或餐后)将牙护士口香糖一片放入口中,不断咀嚼,起到按摩牙周组织、清洗口腔及牙齿的作用。观察结果表明,有效40例、有效率92%,4例无效。起效时间最短为30分钟,最长2天。
以上结果表明,应用牙护士口香糖具有较强的抗产黑素杆菌、梭形杆菌、消化球菌厌氧菌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咀嚼作用,清除食物碎屑,杀菌,清洗牙齿及牙周组织、起到防治牙周炎、防龋齿作用,因此,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防治牙周病、防龋齿新型制剂。
牙护士口香糖活性成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一、样品:牙护士口香糖活性成分为粉末状,
二、动物:19-21克昆明种小鼠20只,
三、实验方法:小鼠口服牙护士口香糖活性成分,剂量为5g/kg。给药浓度为0.2g/ml,给药后观察七天。
四、实验结果:小鼠给药后在观察期未发现有动物死亡,存活动物处死解剖肉眼未见病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力医药技术开发公司,未经上海康力医药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26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