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油气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14103.6 | 申请日: | 1993-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29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远;沈林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地质矿产部西北石油地质局;中国地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新疆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汤建武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油气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利用数字地震记录资料在钻井前寻找油气的地震油气检测方法,先将野外采集得到的数字地震记录,在任何一种地震资料处理机上,进行基本处理,得到叠加速度数据,本方法的特征在于:利用地震反射界面间速度差异值的变化特性检测低速度异常带,进而预测出含油气层段;
进行高精度、高密度速度谱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a.加密速度分析点:速度分析的间距小于500米;
b.提高速度分析的精度:速度扫描间隔小于20米/秒,时间扫描间隔小于20毫秒,同时采用非线性扫描方法;
c.提高速度谱的显示效果与质量:采用走廊叠加和设置速度显示模块中的偏置参数;
进行速度谱的精细解释,具体步骤如下:
A.地震反射时间剖面同相轴的精细对比与追踪,使解释精度达到30毫秒以下的薄层;
B.依据地震反射时间剖面同相轴的精细解释结果,对速度谱的能量团进行分解,拾取各个薄层反射同相轴的叠加速度;
进行速度数据的编图,具体步骤如下:
(a).将各速度层的叠加速度数据编绘成速度曲线,以速度轴为纵轴,CDP点或桩号作为横轴进行编图,速度座标以向下为速度增加、向上减小;
(b).从最浅的反射层开始,将较浅反射层的速度曲线依次与下覆较深反射层的速度曲线组合,直到次最深反射层和最深反射层组合完毕为止,组合成层间速度差曲线;
(c).依较浅反射层在上,较深反射层在下的顺序将各层间速度差曲线拼接成剖面图;
进行速度数据的后期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A).采用速度坐标平移技术可使某些小幅度异常更加清楚显示出来;
(B).速度曲线平滑,以消除速度数据的随机波动;
(C).调整层间速度差曲线的比例系数,以便在平缓的速度背景上突出那些低速度异常;
(D).依据各个层间速度差曲线的形态,截去那些无任何层间速度差异常剖面段;
(E).依据各个层间速度差曲线的分布形态,抽去那些远离研究目的层段或位于目的层段之上速度分析层位;
(F).依据各个层间速度差曲线的形态,复查、修正某些明显偏离正常值的速度数据;
采用四级分类标准解释层间速度差图件,各级异常的特性及其地质意义如下:
I级:层间速度差异常层位稳定,异常分布范围大,幅度也相对较大,大体相当于工业油气流层段;
II级:层间速度差异常层位比较稳定,能大致确定其地质层位,异常幅度相对较大,亦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可解释为可能工业油气流层段;
III级:层间速度差异常的层位不清,仅能大致推断其异常层位,异常幅度一般,分布范围不大,大体相当于油气显示层段;
IV级:仅能大致确定层间速度差异常,但无法对异常特征作出较可靠的判断,异常的分布范围和幅度都较局限,属于远景油气显示层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油气检测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剖面和平面层间速度差异常的油气含义解释,它包括:
a.据层间速度差异常的四级分类解释方案,按异常的级别和层位分布稳定性,解释层间速度差剖面中的各个层间速度差异常带,作出二维空间上石油及天然气的富集情况预测;
b.将各个层位的层间速度差异常标注到平面图中,解释各个层位的层间速度差异常区的分布范围及形态,绘出层间速度差异常平面分布图,按层间速度差异常的级别的分布范围,解释层间速度差平面图中的各个层间速度差异常区,作出三维空间中石油及天然气的分布情况预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地质矿产部西北石油地质局;中国地质大学,未经地质矿产部西北石油地质局;中国地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41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雾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负压成型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