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图象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3115114.7 | 申请日: | 199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88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31 |
发明(设计)人: | 汪德宗;王金香;黎宁;黎明;熊银根;范照珍;张兰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5/62 | 分类号: | G06F15/62 |
代理公司: | 南京航空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振龙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图象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的医用图象处理系统属医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
在当代疾病诊断中,已大量使用医用放射设备,如在临床中通过X光片、CT片、核磁共振片、B超片等诊断疾病。但是,目前主要是靠医疗专家凭直觉观察这些医学图片进行诊断,这就常会对同一疾病,因专家的个人经历、经验和水平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会造成误诊;有些疾病的诊断还需要通过诸如染色体分类、细胞组织成份分析、病理切片图象分析等,对这类疾病的诊断,单凭专家对这类图片的直觉观察是难以作出正确判断的;还有些疾病,如肿瘤、血栓、骨科疾病等,则需要知道这类疾病的具体位置、立体图形、相互位置关系及面积和体积大小等,显然对这类疾病的诊断和病理研究,单凭专家直觉观察这类疾病图片来进行判断,那就更是望洋兴叹了。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病理研究水平。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对X光片、CT片、核磁共振片、B超片等医学图片进行图象处理、建立三维体视图,并对病变部位进行面积和体积计算,为医务工作者诊断疾病和病理研究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科学根据的医用数字图象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医用图象处理系统是利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来处理医学图片。本医用图象处理系统由图象输入设备、图象处理部件、图象输出设备和医用图象专用处理软件包四大部分组成。由图象输入设备摄入医学图片后输入图象处理部件进行处理,图象处理部件有图象处理器和由主机(计算机)、终端显示器、键盘、鼠标器及硬盘组成的中央处理装置,经图象处理部件处理后的图象由监视器显示出图象或由打印机输出数据结果。医用图象专用处理软件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系统联机软件,保证系统实现数字图象处理功能;另一部分为医学图片处理软件,如X光片处理软件,染色体自动配对软件,伪彩色处理软件,建立器官三维体视图软件,器官及病变面积、体积计算软件以及癌细胞识别软件,等等。
本系统的图象处理功能具有放大、旋转、二值化、求反、指数变换、对数变换、直方图均衡、灰色拉伸、伪彩色、细化、Roberts变换、Laplace变换、中值滤波、平滑滤波、注字、描画、图象加减等功能;能完成器官截面积、体积计算;能建立器官、肿瘤等疾病的三维体视图,任意断面体视图,任意角度旋转的三维体视图等。为医务人员诊断疾病和病理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附图1为本发明医用图象处理系统方框图。
根据附图1阐述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及方法。
图象输入设备可为光盒、摄象机和调节支架组成,如附图2所示。图中的(1)为光盒,(2)为摄象机;(3)为调节支架,也可是录相机或录像带等设备。以光盒、摄象机及调节支架组成的图象输入设备为例,被处理的医学图片,如X光片、CT片、核磁共振片、B超片等放在光盒上,用可调节支架调节焦距和输入图象大小,经摄象机将图象信号摄入送到图象处理器进行数字化处理成数字图,数字化后的图象数据被送入以主机为核心的中央处理装置,与图象处理器一起按要求共同进行运算处理,最后回到图象处理器,经数/模转换后,送入监视器显示处理后的图象,如需输出处理数据直接由主机经打印机打印出数据结果。本系统的主要处理方法是:
1.利用键盘打开划定边界开关,利用鼠标器定被计算面积的边界,利用键盘定体积计算高度;
2.利用键盘打开输入形状,输入不同颜色码,以不同颜色码填充不同器官,以计算不同器官的面积、体积;
3.利用键盘打开划定边界开关,联通鼠标器画定器官三维重建边界,用键盘再打开输入开关输入色代码,对器官区域进行色行程码编码的三维重建;
4.数据存于硬盘,通过键盘,鼠标器控制数据的调入、调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5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岩心渗透率自动测定仪
- 下一篇:安全、节能、多用途立锅筒工业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