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光路影像增强器在审
申请号: | 93115164.3 | 申请日: | 1993-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86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26 |
发明(设计)人: | 祝德顺;王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悌;祝德顺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影像 增强 | ||
本发明涉及与X射线机配套的影像增强器,更具体地讲涉及可变光路影像增强器。
现有技术的影像增强器是单通道的,实现多通道时,是在影像增强器后尾上加有光学系统和通道装置,很不方便而且结构复杂,笨重,光路不可变,用途单一,不能一次成像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多个光路,一次成像,且像质质量较高及使用方便的可变光路影像增强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外壳内连有前固定器及后固定器,前固定器与后固定器之间连接有影像增强管,反光装置座与外壳相连并与后固定器相接,光通道孔通过外壳和反光装置座,光通道孔设计为2-12个,通过反光装置座并与之成动配合的反光装置设有光入孔及光出孔,光入孔与光出孔相交处有反光镜。
本发明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通过外壳,反光装置座的光通道孔为3-6个,为方便可变光路影像增强器外接装置及光通道孔的加工,光通道孔设计为4-5个,其中以4个为最好。由于反光装置与反光装置座成动配合,即反光装置在反光装置座内可旋转,并且轴向不应移动,因而将反光装置设计为阶梯圆轴形,其各段依次为前端段、前段、中段、后段、后端段及尾部。前段轴向有光入孔,前段、后段旋转连接段设计粗一些,中段轴向有关入孔,径向有光出孔,光入孔与光出孔相交处装置反光镜,也相应设计粗一些,前端段轴向只有光入孔与后端段设计细一些,前段前端面与反光装置座相接成动配合,后段后端面与通过反光装置尾部与外壳相连的端盖相接成动配合,这样,一方面节省材料,另一方面有利于反光装置固定,防止其前后移动。为了保证影像增强管在前固定器、后固定器与影像增强管相接处有橡胶垫。为了防止X射线泄漏和消除外界磁场的影响,在外壳内壁上加有由铅和坡莫合金材料(坡莫合金材料应氢气中退火)制成的屏蔽层。为使反光镜所获得的X影像全部通过光通道孔反射出,除了光通道孔与反光装置上的光出孔相当外,还应保证光通道孔与反光装置上的光出孔对准定位。另外还应解决快速定位问题,为此在外壳上连有通过反光装置尾部并与之连接的转动分度机构。该转动分度机构由分度轮、发条固定器、发条、限位装置,端壳构成,分度轮及发条分别与反光装置尾部相连,分度轮上设有与光通道孔对应的卡槽,光出孔与其中之一的卡槽相对应。发条另一端与通过反光装置尾部并与之成活动连接的发条固定器相连,分度轮、发条固定器及发条外面有端壳,发条固定器与端壳相接,轴向可滑动,周向限位,端壳与外壳相连接,端壳与限位装置相连,限位装置上的限位块上端通过壳体、下端通过端壳与分度轮上的卡槽相配合。端壳外侧与限位块的凸台相接,弹簧位于限位块的凸台与壳体之间。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将反光装置座由外壳前部装入至后部,然后依次装入后固定器、橡胶垫、影像增强管、橡胶垫、前固定器、并将前固定器及后固定器与外壳固定。反光装置由外壳后部装入反光装置座、旋入端盖,此时反光装置与影像增强管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再将分度轮、发条固定器、发条依次装入反光装置尾部,分度轮与其键连接,发条固定器与其活动连接,发条一端与其固定,另一端与发条固定器固定,然后,套入端壳,端壳与发条固定器相接,轴向可滑动,周向限位,端壳与外壳相连,最后将限位装置固定在端壳上。当拔出限位块时,反光装置在发条的作用下转动,限位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于分度轮上的卡槽时,反光装置转动停止,此时光出孔与光通道孔对应,反光镜便将X影像通过光通道孔反射出来,每转动一次,改变一个光路,实现变光路,不同角度反射出的X影像有多种用途,可进行一次照像,装置电视系统和计算机显示系统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1、具有多个通道孔供使用,外接装置十分方便,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体积小,重量轻。
2、反光装置转动,X影像从多个不同角度反射出来,实现变光路,多用途。如可进行一次照像,装置电视系统和计算机显示系统等。
3、X影像通过反光镜反射出,可一次照像,像质质量高。
4、由于分度轮上的卡槽与光通道孔对应,而且其中的一个卡槽与光出孔相对应,从而保证了反光镜反射出的X影像,全部通过光通道孔反射出来。利用转动分度机构实现了准确无误的光路变换。
图1是可变光路影像增强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反光装置示意图
图3是转动分度机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影像增强管,3-屏蔽层,4-反光装置,5-反光装置座,6-前固定器,7-橡胶垫,8-后固定器,9-端盖,10-分度轮,11-发条固定器,12-发条,13-限位装置,14-端壳,15-光通道孔,16-光入孔,17-光出孔,18-反光镜,19-转动分度机构,20-限位块,21-弹簧,22-壳体,23-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悌;祝德顺,未经王悌;祝德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51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步分离造纸黑液中碱及木质素等的方法
- 下一篇:计时血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