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鼻炎滴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16469.9 | 申请日: | 199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80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英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章启 |
地址: | 0713***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炎 滴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特别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所引起的头昏、头痛、鼻塞不通、流涕等的滴剂。
肺之呼吸,开窍于鼻,鼻为呼吸之门。鼻部疾病种类较多,最为常见的是急、慢性鼻炎、鼻窦炎,主要症状是头昏、头痛、鼻塞不通、流涕等,且鼻炎患者易患感冒,患有鼻炎,给生活、工作均带来不便,久治不愈,后果将更为严重。治疗鼻炎的方法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手术疗法痛苦大、有创伤,不易被患者接受, 因此人们多采用药物疗法,常用的药物有鼻炎康、藿胆丸以及滴鼻净等,滴鼻净是盐酸萘甲唑啉的溶液,作为滴剂有收缩血管作用,用于鼻炎、鼻充血,付作用很大,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萎缩性鼻炎等,还有很多禁忌,使用受到限制。鼻炎康、藿胆丸二方主药相同,均为霍香、猪胆,为内服药类,它们对治疗鼻塞不通、流涕等有一定效果,但它们仅以清热解毒,定肺通窍,活血消肿为原则,不能从根本上治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中药的鼻炎滴剂。是一种无痛苦、无创伤,年老、小儿均可应用,且无毒、付作用,从根本上治疗鼻炎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鼻炎滴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列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的鼻炎滴剂的有效成份是下列物料的浸取液,物料组成为:细辛、辛夷、百草霜、菖蒲、桑白皮。
物料中还可包括皂角、麻黄,浸取液中还可加入少量樟脑,浸取液中亦可加入少量麝香。
本发明的物料组成是以这些原料的药理并经大量实验而确定的。以麻黄、细辛辛温散寒为本方之主要配料,麝香、辛夷、皂角、菖蒲、樟脑通关利窍为辅,桑白皮、百草霜清热解毒,兼利关窍且止鼻血,用以克制麻黄、细辛等的辛燥太过为佐。
具体地本发明的鼻炎滴剂的组成有以下几种,参考比例如下(重量比):
细辛∶百草霜∶辛夷∶菖蒲∶桑白皮=1∶1∶0.5-2∶0.05-0.2∶0.5-2;或
细辛∶百草霜∶辛夷∶菖蒲∶桑白皮∶皂角∶麻黄=1∶1∶0.5-2∶0.05-0.2∶0.5-2∶0-0.05∶0.1-0.2。
上面两种配合成份的浸取液即是本发明的鼻炎滴剂的最基本的构成。此外,浸取液中也可加入0-0.02的樟脑,加入量是与上述组成方式的参考比例(重量比)。
浸取液中加入少量麝香,加入量一般参考其它物料量,大约为0-0.002(重量比)。
以上各组份比例均指的是重量比。
本发明的鼻炎滴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配合量的辛夷、细辛、百草霜、菖蒲、桑白皮等混合粉碎,用50℃以上蒸馏水浸泡,再进行渗滤得甲液,也即本发明所述的鼻炎滴剂。
进一步地,将樟脑用酒精溶解成乙液,并与上述甲液混合均匀(丙液),即成鼻炎滴剂。
将麝香研磨成细面溶解在上述甲液或丙液中,亦为鼻炎滴剂。
在浸取甲液时,物料中可加入麻黄和皂角。
本发明所提供的鼻炎滴剂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据有完整病例的300例临床应用统计,痊愈231人,占71%,好转78人,占26%,无效9人,占3%,总有效率为97%。
本发明的鼻炎滴剂,使用无痛苦、无创伤,年老、少儿均可应用,长期使用,无毒、无付作用。
下面的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鼻炎滴剂的组成为:细辛∶百草霜∶辛夷∶菖蒲∶桑白皮=1∶1∶1∶0.1∶1。
制备:
将上述配比的物料粉碎成粉状,用60℃蒸馏水浸泡24小时,再对其进行渗滤,取滤液即得。
实施例二:
鼻炎滴剂的组成为:
细辛∶百草霜∶辛夷∶菖蒲∶桑白皮∶皂角∶麻黄=1∶1∶1∶0.1∶1∶0.05∶0.1。
制备:
将以上物料按配合量混合,粉碎成粉状,用70℃蒸馏水浸泡36小时,渗滤之,取滤液即得。
实施例三:
鼻炎滴剂的组成为:
细辛∶百草霜∶辛夷∶菖蒲∶桑白皮∶皂角∶麻黄∶樟脑∶麝香=1∶1∶1∶0.1∶1∶0.05∶0.1∶0.02∶0.002。
制备:
1、取上述配合量的除樟脑和麝香外的物料混合均匀,碎成粉状,用60-80℃蒸馏水浸泡24小时,渗滤之得甲液。
2、将配合量的樟脑用50%的酒精溶解成为乙液。
3、将甲、乙液混合成丙液,并搅拌均匀。
4、将配合量的麝香研成细面,溶解在混合好的甲液或丙液中即得。
上述实施例的配比均为重量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英,未经刘文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64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雄蚕蛾提取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壮骨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