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血促进细胞无效
申请号: | 93116872.4 | 申请日: | 199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91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S·T·伊尔斯塔;R·L·西蒙斯;C·里科迪;S·M·伦;C·考夫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匹兹堡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6 | 分类号: | C12N5/06;A61K35/2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洋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血 促进 细胞 | ||
本发明涉及哺乳动物的造血促进细胞。尤其是涉及造血促进细胞的分离、特征描述以及使用。通过其形态学、细胞表面表型和在体内的功能,可以将本发明的促进细胞与其它已知的骨髓细胞区分开。当与包括造血干细胞的其它骨髓细胞一起共同施用给受体时,促进细胞能增强它们的移植,而没有明显不利的生物学活性。因此,促进细胞可以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经骨髓移植进行造血重建以治疗癌症、贫血、自体免疫、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代谢紊乱以及其在促进固体器官移植方面的潜在效用。
固体器官移植的主要目的是移植供体器官,而受体不产生移植物排异免疫反应,同时又保留了受体抗其它外源抗原的免疫能力。一般用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如环孢菌素、氨甲喋呤、类固醇和FK506来防止宿主的排异反应。但是,抑制所有免疫反应的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由此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受体对感染和疾病,包括癌症的易感性。此外,尽管使用了免疫抑制剂,但在人的器官移植中,移植物排异反应仍是引起发病及死亡率的一个主要原因。(参见Powles,1980,Lancet,P.327;Ramsay,1982,New Engl.J.Med.P.392)。大多数人类的移植在10年内就会失效。
在完全的全身性供体特异性移植耐受性发生的这种唯一已知的临床状态中,通过骨髓移植产生了组织嵌合现象。(参见Qin et al.,1989,J.Exp.Med.169:779;Sykes et al.,1988,Im-munol.Today.9:23;Sharabi et al.,1989,J.Erp.Med.169:493)。这在总体淋巴样辐射受体,接着用供体细胞进行骨髓移植的新生和成年动物模型及人中已经做到。骨髓移植的成功率部分取决于供体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与受体的相近匹配的能力。MHC是一个基因复合体,它编码大量在供体和宿主细胞表面表达的个体特有的糖蛋白,该糖蛋白是移植排异免疫反应的主要对象。在人类,MHC称为HLA。如果用象同胞这样的家庭成员与患者匹配达到HLA相同,那么最后成功的可能性相对高些。然而,在同种的两个MHC错配个体间完成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时,可能会导致移植失败,并且受体可能表现出很弱的免疫能力和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
在骨髓移植中,GVHD是一种潜在的致死并发症,在未处理的HLA相同的髓移植物受体中,发病率为约35-50%(Martinet al.,1985,Blood.66:664),并且对于HLA错配骨髓的受体,高达80%。GVHD起因于供体移植物中免疫活性的成熟免疫细胞将宿主组织抗原识别为外源抗原并诱发有害免疫反应的能力,虽然混合的同种异体重建(其中移植供体和受体骨髓的混合物)会提高免疫能力并增强对GVHD的抗性,但并不能始终如一地达到成功的移入并且仍可能发生GVH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匹兹堡大学,未经匹兹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6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字符信息处理电路
- 下一篇: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三氟吲哚丁酸或其衍生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