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氨烷基-5-氨烷氨基取代的异喹啉并吲唑-6(2H)-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17377.9 申请日: 1993-09-08
公开(公告)号: CN1051549C 公开(公告)日: 2000-04-19
发明(设计)人: 保罗A·卡丘;尔尼斯多·曼塔;安伯吉欧·欧林法;西法诺·史皮尼林 申请(专利权)人: 佛蒙特大学;伯林格曼罕意大利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71/06 分类号: C07D471/06;A61K31/47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甘玲
地址: 美国佛***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烷基 氨基 取代 喹啉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药物 组合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氮杂蒽素吡唑(azaanthrapyrazoles),即称之为2-氨烷基-5-氨烷氨基取代的异喹啉并[6,7,6-cd]吲唑-6(2H)-酮类化合物及2-氨烷基-5-氨烷氨基取代的异喹啉并[5,6,7-cd]吲唑-6(2H)-酮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

部分的1,4-双[(氨烷基)氨基]蒽-9,10-二酮已被报道在用于临床实验上显示有抗肿瘤活性,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双羟胺蒽醌(ametantrone)、1,4-双{[2-(2-羟基乙氨基)乙基]氨基}蒽-9,10-二酮及米他蒽酚酮(mitoxantrone)、5,8-二羟基-1,4-双{[2-(2-羟基乙氨基)乙基]氨基}蒽-9,10-二酮[Zee-Cheng et al.,J.Med.Chem.21,291-4(1978);Chenget al.,“药物化学进展(Progress in Medicinal Chemistry)”,Ellis,G.P.和West,G.B.,eds.;Elsevier:Amsterdam,1983,Vol.20,pp.82以及其中所引用的文献]。米他蒽酚酮为一广谱溶瘤剂,其活性与蒽环类(anthracycline)抗生阿霉素(doxorubicin)相似,临床上已证明米他蒽酚酮在治疗先期的乳癌、严重白血病及淋巴瘤方面具有特别有效的活性[Legha,Drugs of Today,20,629(1984)]。虽然,动物实验研究已证明与阿霉素比较可减少心脏毒性,但以米他蒽酚酮治疗,亦可观察到一些临床上的心脏毒性,这种心脏毒性先前大部分是以阿霉素治疗的患者上观察到的(R.Stuart Harris,et al.,Lancet,219,(1984)及其中提及的文献资料)。双羟胺蒽醌亦被报道,在动物上比米他蒽酚酮约少10倍效力及较少心脏毒性。因双羟胺蒽醌的延迟毒性仅以与米他蒽酚酮两种药物一起以腹腔内注射途径给药后的非肿瘤鼠于相等有效的抗肿瘤剂量才观察到,可建议米他蒽酚酮在存在有5,8-二羟基取代时可涉及延迟非肿瘤鼠的死亡日期(Corbett et al.,Cancer Chemother.Pharmacol.,6,161,(1981))]。

此外,米他蒽酚酮和双羟胺蒽醌二者具有明显的骨髓抑制毒性及此两种化合物显示交叉一抗药性,即在糖蛋白P表现的过度给药下,阿霉素对细胞组织态产生抗药性。此抗药性称之为多药物抗药性且涉及一些抗肿瘤抗生素,部分为三苯咪唑啉(amacrine)及鬼臼毒素衍生物,且此抗药性为在以此抗生素治疗硬块肿瘤时治疗失败的主要理由之一。

于克服上述缺点的尝试中,已制备了一些经发色团改性的蒽二酮,例如欧洲专利申请103,381所披露的2-氨烷基-5-氨烷氨基取代的蒽并[1,9-cd]吡唑-6(2H)-酮类(蒽并吡唑),该化合物被称具有抗肿瘤活性。H.D.Hollis Showalter[J.Med.Chem.,30,121-131;(1987)]等指出此类化合物于一些临床前试验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然而,蒽并吡唑类带来不可避免的白细胞骤减(W.H.O.3级及4级)及中性白细胞骤减(W.H.O4级)的毒性副作用,而与蒽并吡唑CI-941[I.E.Smith et al.,J.Clin.Oncol.9,2141-2147(1991)]剂量被限制于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的临床治疗上。此外,在用CI-941治疗鼠方面,在伴随一明显的肾毒性[D.Campling和M.E.C.Robbins,Nephrotoxicity,Peter H. DekkerBach editor,pp.345-352,(1991),New York;参见化学文摘116:294n(1992)],这些作者提出的蒽并吡唑疗法中的肾脏伤害将是临床上的问题。

因此,寻找较新的活性类似物一直是很期望的。

我们发现在上述蒽并[1,9-cd]吡唑-6(2H)-酮类的第9位置或第8位置上引入一氮原子分别提供2-氨烷基-5-氨烷氨基取代的异喹啉并[8,7,6-cd]吲唑-6(2H)-酮类及2-氨烷基-5-氨烷氨基取代的异喹啉并[5,6,7-cd]吲唑-6(2H)-酮类,其具有明显的抵抗肿瘤活性。

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的自由碱及药用酸加成盐其中R为氢或羟基;X和Y其中之一为碳原子而另一个为氮原子,但当Y为氮时,R为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蒙特大学;伯林格曼罕意大利公司,未经佛蒙特大学;伯林格曼罕意大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73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