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蜡回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3117752.9 | 申请日: | 199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59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兴荣 |
主分类号: | C11B11/00 | 分类号: | C11B11/00;B01D17/09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平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为一种蜡回收系统,是藉由具有将蜡与水分高结构的脱蜡炉及再加热管、搅拌桶、沉淀桶的配合,使该系统得以在短时间内去除水份及杂质,以回收纯净的蜡质。
目前需要使用蜡模的铸造,均是其表面精度及尺寸精确程度要求较高的产品,故其蜡质需相当的纯净并能保持极稳定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否则极易产生因内含杂质而产生破坏该原有精度情形,且由于该蜡价值甚为昂贵,若一次使用后便丢弃,实在不符合经济的要求,故需予以回收,重复的使用,因此在该蜡回收的过程中就必需要特别注意去除杂质的手续,否则极易因重复的使用造成蜡质不精纯,致其物理或化学性质受到破坏,尤其膨胀系数的变化,对该蜡模制作的精度有极大的影响。
目前所使用的蜡回收系统,其主要的结构仅具一脱蜡炉及一搅拌桶,其中,脱蜡炉的结构仅于桶内设有连接高温蒸汽锅嘴的蒸汽管,另具一供放置欲脱蜡壳模的置放架,于脱蜡炉的底端设一开关阀,当壳模欲作脱蜡时,将该壳模置入脱蜡炉内的置放架上,以蒸汽管喷出的高温蒸汽,将于壳模中的蜡融出流至脱蜡炉的底部,待一段时间后再打开阀门,将融蜡流出,以人工提桶接住流出的融蜡再倒入搅拌桶内,于该搅拌桶的顶端面设有一滤网,使融蜡倒入搅拌桶的同时,经过滤网的过滤,去除杂质,再经由搅拌桶去除水份,即完成该蜡回收的作业,该蜡回收的方式及系统,确实具有许多尚待改进的缺失。诸如:
1.该脱蜡炉炉内作为融蜡的高温蒸汽所凝结的水份与融蜡均向下流至该脱蜡炉的底部,再经由导管导出该脱蜡炉,如此水份与融蜡很容易溶入融蜡中,使得该融蜡内的含水量大幅的提高,增长融蜡于搅拌桶内搅拌加热进行水份蒸发的时间。
2.融蜡流出该脱蜡桶时,是以人工方式提至搅拌桶作水份的蒸发及杂质的去除,该方式十分浪费人力及工时,且该融蜡流出脱蜡桶的温度约在140℃以上,故以人工携提极易造成操作人员的危险。
3.由于蜡模于融解时,或多或少会将模壳上的杂质或模壳的材料带下,故该融蜡中多少含有杂质,该杂质必须加以过滤才能使用,故现有系统于搅拌桶的顶端具有一滤网,使融蜡倒入搅拌桶内时同时作过滤的程序,但是该滤网的网目若太细,使融蜡流入搅拌桶的速度过于缓慢,而导致该融蜡有冷却的现象,凝结于该滤网的网目上,造成阻塞;若为防止上述的情形发生,而将滤网网目设大一点,融蜡可快速的通过该滤网,但如此一来虽可避免因融蜡的凝固而造成的阻塞,但却大幅的降低该滤网过滤的效果,而无法两全其美。
4.由于该融蜡流出脱蜡炉时含水量相当的高,故于搅拌桶内需相当长的时间,方能将所含的水份蒸去,且该搅拌桶内的环境温度相当的高,于搅拌桶内的融蜡经过如此高温及长时间的蒸烤,极易因而产生热变,使其膨胀系数发生变化,难以控制,如此当蜡回收后再作使用,其所制成的蜡模成品很难将该表面精度或尺寸控制在要求标准之内,这将大幅度缩短蜡的使用寿命及增加铸造成不良品的机会。
为改善上述现有脱蜡系统的缺失,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蜡回收系统,其具有将蜡与水分离结构的脱蜡炉,使脱蜡炉内水蒸汽的凝结水份与融蜡自动分离,将融蜡内的含水量降至最低的程度,再送至再加热管,而配合再加热管内的加热管再加热,而快速的去除水份,再流至搅拌桶内经过短时间的搅拌即可完全去除水份,并导入高温的沉淀桶,沉淀桶内隔一层滤网,使融蜡得以经过该滤网的过滤,达到滤去杂质的功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蜡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是将蒸汽锅炉的蒸汽分别导入脱蜡炉及再加热管中,脱蜡炉以融蜡输出管将融蜡送入再加热管内,再加热管底端以输出管连通数搅拌桶,搅拌桶再以搅拌桶输出管将融蜡送至沉淀桶,进行沉淀,并将融蜡分成质纯的良蜡及含灰的不良蜡,回收的良蜡继续使用。
所述的蜡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脱蜡炉炉壁的下半部距内炉壁适当间隙设集蜡桶,集蜡桶顶端开口处盖设一第一过滤网,过滤网上设滑杆,供脱蜡壳模放置之用,集蜡桶底部设一融蜡输出管,该输出管穿出脱蜡炉并分支分别由排水阀门及融蜡输送控制阀控制,使集蜡桶内的水份及融蜡可分别的排出脱蜡炉,且将融蜡送至再加热管内,而炉壁底部接设一由排水管控制阀所控制的排水管,另于炉壁内的上半部设连通蒸汽锅炉的蒸汽管,并于集蜡桶及炉壁之间设一隔板,使水蒸汽自蒸汽管喷出后,部分凝结于隔板上,滴落于下方的集蜡桶及炉壁之间。
所述的蜡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脱蜡炉炉壁内侧的蒸汽管出口处,设有一锥部朝向蒸汽管口的锥形扩散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兴荣,未经刘兴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7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