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古典吊扇叶片及其古典吊扇叶片新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17974.2 | 申请日: | 199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07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振耀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古典 吊扇 叶片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扇叶片及其制造方法,尤指一种古典吊扇叶片及其古典吊扇叶片新的制造方法。
众所周知,古典吊扇是以一组悬吊固定于天花板上的电机带动四至六片叶片转动产生风量,而该叶片是呈修长板状,其由木材加以锯切叶片形状,或由多数夹板层层黏合后加以锯切,其锯切成形的叶片并在其表面喷漆涂装而完成一优美古典风味的风扇叶片,这其中生产过程由于木材的锯切会造成众多木屑尘埃飞扬以及黏着剂、油漆等挥发性化学物质产生有害于人体的环境污染,另近年来国际间环保意识日益高涨,导致木材来源受到限制及来源的缺乏,以致木材成本高昂,这些种种不利因素条件,大大影响了吊扇叶的生存空间;另外,在吊扇的设计空间上亦由于木材所限无法作更进一步的突破,例如,在叶片设计上愈长的叶片才能获得更大吹袭范围的风量,然而欲使木材叶片加长其强度上则无法达成,除非加厚其尺寸,如此仍会造成成本增加,电机负荷加大,而必须更换以较大型的电机带动,同时木材制成叶片本身由于木材各个含湿量均所不同,质量不易控制,在装设于电机转轴的制作过程中,必须不时地调整搭配叶片以趋近平衡,否则吊扇旋转易产生不稳定而损坏,甚至在不同湿度条件的国家会产生不同的木材变形,无法正常运行或掉落击伤人体。以上种种,显示出传统吊扇叶片的成品及其制作方式具有众多的缺陷,急待产业界加以改良革新。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藉由多年产销同类产品的经验,并不断潜心研究,而终于发明出本发明一实用且具有产业上利用价值的古典吊扇叶片及其古典吊扇叶片新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典吊扇叶片新的制造方法,使其制作过程简易且产品的质量控制良好,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古典吊扇叶片,其叶片成品在不失其结构强度的条件下能革新轻量化,而大幅度减少吊扇电机的负荷,增加吊扇寿命及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古典吊扇叶片,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底纸、中间发泡体、加强的刚性体制成的加强骨架及顶纸一体组合而成,其中下层为与吊扇叶片形状尺寸相应的底纸,上层为与底纸相同对等叶片纸形的顶纸,顶纸与底纸之间设有发泡剂,该发泡剂中包覆有加强的刚性体制成的加强骨架,藉由对上述结构加热,发泡剂经过纸张纤维渗入顶纸及底纸并充分反应硬化成型为中间发泡体,合成为一整体。前述的古典吊扇叶片,其中所述的中间发泡体可选择液体或粉体的发泡剂制成,该发泡剂为聚氨脂发泡、密度为0.06-1.1g/cm2,丙稀酸树脂发泡、密度为0.1-0.3g/cm2,不饱和聚脂发泡、密度为0.7-1g/cm2,可利用不同密度配合叶片尺寸大小的不同而作调整。
前述的古典吊扇叶片,其中所述的底纸与顶纸是以防火纸材料为佳。
前述的古典吊扇叶片,其中所述的加强的刚性体,是以U形钢丝为佳。
一种如前述的古典吊扇叶片的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步骤:第一、施放底纸,其在一叶片形模具内平设一印刷有各式图案叶片形状的底纸;第二、安排加强,其将预定刚性体平设于该模具内的底纸上方;第三、注入发泡,其利用预定量的发泡剂充填于模具内并将刚性体包覆其中;第四、盖上顶纸,其以对等底纸纸形的另一顶纸水平覆盖于发泡剂顶侧;第五、烘烤成型,其将前述步骤完成的模具盖合并予加热,使温度保持在35-50℃,历时1分钟左右后,开模取出一具有上下贴纸及中间发泡一体的本发明叶片成品,据此达成吊扇叶片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及使成品质量大幅度提高。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及其具体制造方法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操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古典吊扇叶片成品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古典吊扇叶片成品A-A剖面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古典吊扇叶片成品B-B剖面的纵向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古典吊扇叶片及其古典吊扇叶片新的制造方法的构成、特征及优点,举一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振耀,未经林振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79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