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改变音效的薄膜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18096.1 | 申请日: | 199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83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登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固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7/00 | 分类号: | H04R7/00;H04R3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醒,曹济洪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变 音效 薄膜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一中可改变音效的薄膜及其制作方法乃利用纯铝制成薄膜,并经阳极氧化作用及燃烧程序,使之成为一高品质的薄膜。
以往一般音效扩音器的薄膜,是由纸、胶(glue casting)、塑料或金属制成。其中,由胶或塑料制成的薄膜具有较大的阻尼因素,但基于其不稳定性却容易产生部分振动。且因其频率频繁,在听音时常会受干扰,使音质失真,而其所具有的阻尼因素虽然可以削弱一部分振动,却又会产生其它缺点:如因动作不一的磨擦声和不良的冲击等等。至于以金属制成的薄膜(如铝、钛、极少用铍),基于其高稳定性,故常使用于高音扩音器中,然而同样常出现部分振动,此振动在以往使用的扩音器中经常出现,而且也听得到,因为其具有的阻尼因素要小得多。
之后,出现了制作氧化铝的方法。例如DE-OS-26 59 714中有一方法极为普遍,即由铝或铝合金在含硫酸的电解液中以阳极电解作用产生氧化铝来制成可改变音质的薄膜。当然,此种氧化铝的制造并不专为生产薄片之用。上述现有技术中描述的例子即为将纯铝在一定过程中置于一阳极电解液中120分钟,所希望产生的氧化铝只在铝金属表面形成,由此过程得到的氧化铝和紧靠该氧化铝的底层在另一程序中以电解方法分开,然后变成粉末,其最终产品为氧化铝粉末。
另由Derwent Kurzreferat 34-039777(IP59-16814)中可知在一电解构件上产生绝缘层的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将一金属合金置于基层上,同时在表层上涂以光漆(fotolack),经过照明蚀刻后将多余的光漆除去,并同时加热至摄氏850度,最终产品为在基层表面出现一层厚约30微米的无法看见的氧化物。
通常,一个可振动的用作电子音响音质转变的薄膜应尽可能薄、小及轻,目前所制成的扩音器薄片仅有部分合乎此要求。故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最简单和经济的方法来制造可使音质变为高品质音质的薄膜。
为达此目的,制造一片改变音质的薄膜的过程首先应是先制造出一片纯铝薄片,接着将此纯铝薄片经阳极氧化作用完全地转变成一相应的氧化铝,最后再在摄氏600度或以上的温度将氧化铝薄膜燃烧,使氧化铝转变成一结晶体。
与前述已知的制造程序不同,本发明使用完全由纯铝制成的薄膜片,且其产品完全是由氧化铝所形成的。依上段所述的制造程序,可毫无困难地制出21厘米宽大于0.1毫米厚度的扩音器薄膜片。这种薄膜片基于其特有的性质,如硬度和易脆性、高化学稳定性、极微的电导性等,特别适用于作为电子音响的扩音器(麦克风)薄膜片。且由于本发明产品是由极轻、延展性极高的纯铝制成,故在制作成形上,将其压制成薄片或一体成形为无接缝边的成品均毫无困难。
由纯铝制成的薄膜片依使用目的在转变成氧化铝之前,可借助无机氧化作用先清除油脂,然后在苛性钠(氢氧化钠)中清洁和侵蚀,接着以稀释的硝酸中和残余的苛性钠。此项措施是为了避免在接下来的阳极氧化作用中出现困难和错误。阳极氧化作用的电解最好是利用一种弱酸,如草酸或蚁酸。为得到紧密的氧化层,电解质可在阳极氧化过程中冷却。而在薄膜片的表面每平方分米达到一千万安培时,薄膜片会有透(晶)亮的情形出现,阳极氧化作用即可终止。本方法的优点为薄膜片可完美地由纯铝制成,其中纯铝金属由压制方式使其厚度可达0.01至0.3毫米。
按本发明所建议的制作程序制成的产品可用作改变音质的薄膜片,它是由氧化铝经燃烧成的结晶体组成的。这种材料具有稍许延展及可压缩性,即此种非常薄而轻的薄膜片硬度很高,因此不易颤动。
以下借图示和说明,揭示一实际实施过程,供详细了解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中转变声音的薄膜片的截面图。
图2为显示纯铝薄膜片的制造图。
图3示出本发明制程中薄膜片的去油(脂)及清洗方式。
图4示出本发明制程中去油后的薄膜片的清洁方式。
图5示出本发明制程中清洁后的薄膜片的中和方式。
图6为本发明制程中的阳极氧化作用过程示意图。
图7示出本发明制程是经阳极氧化作用的薄膜片在摄氏600度或以上燃烧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固企业有限公司,未经超固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8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智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外墙砌块鱼骨式剪力墙节能型多层住宅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