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汽加氧吹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19313.3 | 申请日: | 199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1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洁;曹杰玉;柯于进;张增;李彦全;胡善葆;杨秋来;杨福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能源部西安热工研究所;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建设二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G9/00 | 分类号: | F28G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宁 |
地址: | 71003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加氧吹洗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对火力发电厂锅炉的过热器和再热器的蒸汽加氧吹洗方法。
在以往技术中,火力发电厂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清洗,一般采用化学清洗方法,我国能源部制定的锅炉化学清洗导则中规定对17.4MPa以上的锅炉的再热器进行化学清洗,清洗时,必须保证管内流速达到国际标准即0.15米/秒以上。过热器进行化学清洗时,还配备有防止立式管产生气塞和腐蚀产物在管内沉积的措施。大容量机组的过热器多数由奥氏体钢制成,因此不能采用含卤族元素的化学药品进行清洗,否则易产生氯脆。并且化学清洗用药昂贵,清洗后有废液,不利于环境保护。
在苏联刊物《动力建设》(1985年第6期第17-33页)中公开了一种蒸汽加氧吹管清洗方法,以及采用这种方法和化学清洗相结合的方法,用于对汽包炉以及中间再热式直流炉的过热器的清洗。苏联采用的这种蒸汽加氧吹管清洗方法中,采用相邻锅炉的蒸汽作为汽源,进行稳压吹洗。采用蒸汽加氧吹洗代替化学清洗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可减少昂贵的化学清洗用药,减少清洗废液,有利于环境保护。苏联采用的这种蒸汽加氧吹管清洗方法提供的蒸汽的质量流速为600-800公斤/米2·秒,蒸汽温度为250°-450℃。这种方法最终形成的氧化膜耐蚀性优于NaNO2所形成的钝化膜,一般用NaNO2进行钝化膜的耐蚀性试验用CuSO4点滴试验在7min左右。但是这种吹洗的效果差,因为金属表面有结露现象,影响氧化膜的形成,并且这种清洗方法成本昂贵。
在先有技术中,由于再热器截面积大,清洗再热器的成本高,所以以往对再热器不进行清洗,但是再热器结垢量大时,会直接影响水汽品质。苏联的蒸汽加氧吹管清洗方法也只是用于对汽包炉和中间再热式直流炉的过热器的清洗,不适用于对再热器的清洗。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加氧吹管清洗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大大减低结垢速率,提高了水汽品质,延长锅炉的清洗周期和锅炉的使用寿命。并且扩大了清洗范围,除了对汽包炉和中间再热式直流炉的过热器清洗外,还能对中间再热式直流炉的再热器进行清洗。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减少吹管次数,缩短了清洗工期,节省了燃料和水用量,因而大大降低清洗成本。并有利于环境保护。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特征来达到的:本发明的对火力发电厂及蒸汽动力设备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的蒸汽加氧吹洗方法,每吹一次管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蒸汽冲洗,第二阶段为加有氧气的过热蒸汽冲洗,氧的添加量为0.3-1‰,第三阶段为全部系统进行蒸汽冲洗,蒸汽具有一定质量流速和温度范围,其特征是,蒸汽的质量流速为大于350kg/s·m2至小于600kg/s·m2的范围、蒸汽温度为350℃至550℃的范围,可变压和稳压吹洗,加氧量的控制是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式用压力表和温度计来测得氧气在加氧过程中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以确定其加氧量为蒸汽量的0.3-1‰,并且对汽包炉的过热器采用变压吹管,控制条件如下:汽包压力升至9~5MPa,过热器蒸汽温度为350℃~450℃时,开启临冲门使过热蒸汽压力下降到一定值时,关闭临冲门。每变压一次吹管4分钟,连续加氧15次达1hr,与此同时,加氧为蒸汽量的0.3-1‰,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吹管的靶板合格为至。本发明的蒸汽加氧吹管清洗方法采用的蒸汽为自身蒸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能源部西安热工研究所;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建设二公司,未经能源部西安热工研究所;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建设二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9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