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锈防锈漆无效
申请号: | 93121440.8 | 申请日: | 199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67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7-05 |
发明(设计)人: | 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现代工业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167/00 | 分类号: | C09D167/00;C09D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锈 防锈漆 | ||
本发明属于一种防腐蚀涂料,具体地是一种用于钢铁构件的除锈防锈漆。
随着工业的发展,桥梁、车辆、管道等各类钢铁构件的防锈问题日益突出。以往人们通常手工清除钢铁构件表面的锈迹,再涂上防锈漆。但如此不但除锈工作劳动量大,且也不易清除尽,无法保证防锈质量。目前已出现了多种带锈涂料,可直接涂在有一定锈迹的钢铁表面,达到除锈防锈目的。但不同程度存在成本高、附着力差、抗腐蚀弱或耐高温差及不易在低温下作业的缺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成本低、干燥快、附着力强、耐高温耐腐蚀,可直接喷涂或涂刷在带锈钢铁表面上,且在-20℃低温下仍可作业的除锈防锈漆。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漆组成重量百分比为:高分子合成树脂5-15,有机渗透剂2-6,无机酸转锈剂2-6,防锈剂5-10,增稠剂3-8,分散剂30-45,成膜剂5-12,稳定剂6-12,水5-10,最佳重量的百分比为:高分子合成树脂7,有机渗透剂6,无机酸转锈剂3,防锈剂8.2,增稠剂6.5,分散剂44.5,成膜剂8,稳定剂9,水7.8。高分子合成树脂为醇酸树脂或松香改性酸醋树脂,有机渗透剂为丁醇或环已酮,无机酸转化剂为磷酸,稳定剂为磷酸锌。
将该漆涂在钢铁构件表面后,溶剂逐渐蒸发、体积缩小,使分散的高聚物分子相互接近,直至形成漆膜。高分子合成树脂选用的是使漆膜的机械性能(弯曲、冲击强度、附着力等)、耐老化用的是使漆膜的机械性能(弯曲、冲击强度、附着力等)、耐老化性能等良好,且与转锈剂相溶的醇酸树脂或松香改性树脂;转锈剂能与铁锈形成络合物或螯合物,这种物质又溶于漆膜中,变成了有用成分;渗透剂和稳定剂对那些没完成转化的铁锈具有润湿和渗透作用,将铁锈分离并包围在漆料中,阻止锈蚀的进一步发展。稳定剂选用的是白色、无毒、中性的磷酸锌,它的防锈除锈作用是借它和金属表面及树脂所形成或高分子络合物来达到的,它本身是水合物,具有形成碱式络合物的能力,这种络合物可和漆料的极性基团进一步络合,生成稳定的交联的络合物以增强漆膜的耐水性和附着力,同时又和Fe3+、Fe2+形成络合物,阻止锈的形成和发展。在漆料中加入少量水,既对酸的反应起活化作用,加强了转锈剂与稳定剂对锈的转化力,又降低了成本。
该漆成本低,干燥快、附着力强、耐老化、耐高温、耐腐蚀、可带锈作业,在-20℃的低温下仍可照常作业,可广泛应用于桥梁、车辆、集装箱、船舶、钢窗、机械设备及管道等需除锈防锈的工件上。
实施例:将醇酸树脂7kg,丁醇6kg、磷酸3kg、防锈剂8.2kg、增稠剂6.5kg,分散剂44.5kg、成膜剂8kg、磷酸锌9kg、水7.8kg配好混合研磨而成。
配制好的漆,外观为铁红色,测得的技术指标见附表。
附表
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现代工业技术研究所,未经武汉市现代工业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214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相机镜盖与快门联动启闭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带烛座蛋糕盒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D 涂料组合物,例如色漆、清漆或天然漆;填充浆料;化学涂料或油墨的去除剂;油墨;改正液;木材着色剂;用于着色或印刷的浆料或固体;原料为此的应用
C09D167-00 基于由主链中形成1个羧酸酯键的反应得到的聚酯的涂料组合物
C09D167-02 .由二羧基与二羟基化合物衍生的聚酯
C09D167-04 .由羟基羧酸衍生的聚酯,如内酯
C09D167-06 .具有碳-碳不饱和部分的不饱和聚酯
C09D167-08 .用高级脂肪油或其酸,或用天然树脂或树脂酸改性的聚酯
C09D167-07 ..具有端部碳-碳不饱和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