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鞋的换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121494.7 | 申请日: | 1993-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19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13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S·C·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彼得·S·C·程 |
主分类号: | A43B7/06 | 分类号: | A43B7/06;A43B13/20;A43B13/3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祖昌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气 装置 | ||
本发明一般涉及鞋的换气装置及方法,特别是涉及用少量的高速空气加速鞋内大量的低速陈腐空气的装置及方法。
在鞋内聚集的陈腐空气,特别是在封闭的脚趾区内聚集的陈腐空气通常是通过人在行走时由于脚的上下往复运动而引起的抽吸效应从可换气的鞋内排出的。例如,可参见美国专利Nos.2,441,879;2,668,372;4,654,982;4,760,651和4,974,342。
但是经验告诉人们,已知的换气鞋仍然可产生异味和汗液。已知的换气鞋使用一种安装在鞋上的脚踏抽气装置,一定量的陈腐空气进入抽气装置而很少量的至多是等量的陈腐空气由抽气装置排出。进入抽气装置的陈腐空气量通常都非常小,其结果是,为了使鞋充分换气,穿者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行走或奔跑使抽气装置重复运动。当这样的大量运动所得结果不令人满意或该运动不可能实施时,就要有多次才行。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无需过多的行走或奔跑运动就能使鞋得到又有效又充分的换气。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用少量的高速空气加速大量的低速陈腐空气。
在保证上述目的的同时,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存在于鞋的换气装置中,简单地说,该特征包括一个底部,该底部的脚趾部分具有一个与鞋内相通的常开的进气口;一个设有与鞋外相通的常开的出气口的后跟部分及一条沿流动路线从进气口延伸至出气口的通道。底部可做成一种可拆性地放置在鞋内的鞋垫,或可与鞋做成一整体。
在底部上至少开有一个调节风孔,最好开有多个调节风孔,每个风孔处于与通道常通的状态并朝向通道的下游。风孔最好设在后跟部分并穿过相互平行的间隔层。风孔沿通道连续设置,通道最好在鞋底部的一侧,沿鞋底周边延伸。
在底部上设有脚踏式抽气装置,它可用以强迫少量的一次空气高速穿过每个风孔而流向通道下游。由此在通道内形成一低压区,在该区内可加速大量从鞋内进入进气口的二次空气。二次空气由高速运动的一次空气带动并与之一同形成一股被迫从出气口排出的混合气流。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位置可以颠倒。
由于强迫一次空气穿过每个风孔并通过一次空气带动二次空气,故而使从鞋内排出的空气量大大高于现有技术中的换气鞋的排气量。在现有技术中,进入和排出抽气装置的陈腐空气量的比率在最好时约为1∶1,而根据本发明,所述比例至少增加十倍。因此不再需要通过大量的体力运动来重复启动换气装置从而使鞋换气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鞋的换气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线2-2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线3-3中截取的剖面的放大图;
图4是沿图2中线4-4截取的剖面的高倍放大图;
图5是沿图1中线5-5截取的剖面的高倍放大图;
图6是沿图1中线6-6截取的剖面的高倍放大图。
现参看附图,图1及2中的标号10通常指表示在断开的剖面图中的鞋12的换气装置。鞋12具有一个脚趾区14,一个后跟区16和一个位于脚趾区和后跟区之间的中间区域18。图中所示的换气装置包括一个底部20,它作为一可拆性地安装在鞋内的鞋垫。但是,换气装置10显然也与鞋本身完整地合并在一起,并因此而不可拆卸地固定在鞋上。
鞋底20包括开有一系列孔24(参见图6)的脚趾部分22,上述孔可用作与脚趾区14之上的鞋内空间相通的进气口。底部20还包括一个设有与鞋外相通的出气口28的后跟部分26。底部20另外还包括一条沿流动路线延伸的通道30,该流动路线是从进气孔24到出气口28、沿鞋底的一侧周边纵向伸展的。
在后跟部分26处,底部上至少开有一个调节风孔32,最好开有4个调节风孔32,它们用于与通道30相通。每个风孔32朝向通道30的下游(参见图4)。风孔32穿过与另一组间隔层设置成“Z”字形的各个间隔层34。间隔层34相互平行且设置在后跟部分16处。风孔32沿通道30依次连续设置。
将脚踏抽气装置36(参见图3)设置在后跟部分26处。抽气装置36包括一个压在鞋底上方并相对于鞋底倾斜的后跟触发器38,一个位于后跟触发器38和鞋底之间的复位螺簧40及一个用于使鞋内空气进入内部抽气室44的抽气装置入口42。在行走过程中,人通过脚后跟作用在后跟触发器38上的重量使弹簧40压缩,而人脚的抬起则可使弹簧回复到它的原始位置,从而将鞋内的空气通过抽气装置入口42吸入抽气室4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彼得·S·C·程,未经彼得·S·C·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21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