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生(共)聚碳酸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21681.8 | 申请日: | 199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64C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19 |
发明(设计)人: | 押野康弘;菅野龙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世吕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4/30 | 分类号: | C08G64/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丽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 聚碳酸酯 方法 | ||
1.一种制备(共)聚碳酸酯的方法,它包括
第一步,
使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作为单体在罐式反应器中,在酯基转移作用催化剂的存在下,于160-260℃和101325Pa至133.3Pa的压力下,进行熔融缩聚反应,同时除去由熔融缩聚形成的单羟基化合物,由此获得包含熔融态预聚物的反应混合物。
所述酯基转移作用催化剂选自给电子胺化合物,碱金属化合物和碱土金属化合物,
所述反应混合物的特性粘度[η]为0.1-0.4dl/g,且羟基浓度为1×10-3mol/g或更低,
所述预聚物的端羟基含量,以预聚物所有端基的总量计,为50mol/g或更低,
所述二羟基化合物选自通式(1)、(2)、(3)和(4)表示的一种化合物;
式中R1、R2、R3、R4和R5、每个代表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链烷基或苯基,X代表卤原子,n是0或1-4的整数,m代表1-4的整数;
第二步,
将第一步获得的熔融反应混合物用温度为50℃或更低的惰性物质进行冷却,以使之固化;
第三步,
使包含预聚物的反应混合物在卧式缩聚反应器中,于220-300℃和133.3Pa或更低的压力下,进行熔融缩聚,由此获得包含高分子量(共)聚碳酸酯的反应混合物,
该反应混合物的特性粘度[η]为0.3至1.0dl/g,且羟基浓度为5×10-4mol/g或更低,
所述高分子量(共)聚碳酸酯的端羟基含量,以聚碳酸酯所有端基的总量计,为20mol%或更低。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共)聚碳酸酯的方法,其中,在第一步中将部分碳酸二酯与单羟基化合物一起除去。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共)聚碳酸酯的方法,其中,在第一步、第二步或第三步中添加封端剂。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共)聚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还进一步包括第四步:将添加剂加入到包含高分子量(共)聚碳酸酯的反应混合物中。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制备(共)聚碳酸酯的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剂是有机磷化合物或受阻酚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的制备(共)聚碳酸酯的方法,其中,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或第四步中加入硼酸或硼酸盐。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共)聚碳酸酯的方法,其中,所述酯基转移催化剂是硼酸盐。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共)聚碳酸酯的方法,其中,使用两种或多种二羟基化合物,它们选自通式(1)、(2)、(3)和(4)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R1、R2、R3、R4和R5、每个代表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链烷基或苯基,X代表卤原子,n代表0或1-4的整数,m代表1-4的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共)聚碳酸酯的方法,其中,所述二羟基化合物为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共)聚碳酸酯的方法,其中,所述二羟基化合物是2,2-双(4-羟基苯基)丙烷或2,2-双(4-羟基-3-叔-丁基苯基)丙烷。
11.一种由权利要求1-10中任何一项所述方法制成的碳酸酯组合物,它包括聚碳酸酯和硼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括有碱性催化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碱性催化剂选自碱金属化合物、碱土金属化合物和一种含氮的碱性催化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碱性催化剂选自硼酸的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世吕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世吕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216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稠合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氨基取代的吡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