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力除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00385.0 | 申请日: | 199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27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增 |
主分类号: | F22D1/50 | 分类号: | F22D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海淀区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力 装置 | ||
1、一种锅炉用热力除氧装置,包括与锅炉排烟管连通的前烟箱;与后部烟管连通的后烟箱;借助管道与给水加热箱连通且直接与给水除氧箱连通而进一步加热处于喷落状态中的所述给水以至排放所述给水析出气体的除氧集气头;及设有闸门并将所述锅炉排烟管与后部烟管有选择地连通的旁通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利用烟气“余热”且靠玻璃管换热面加热锅炉给水的至少一个串联或并联连通的给水加热箱;使所述给水被加热至“沸腾”而析出所含气体的给水除氧箱;使所述除氧水与所述给水及冲洗水进行热交换且外、内管分别借助管道与给水加热箱、给水除氧箱连通的套管式除氧水冷却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热力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结构的给水加热箱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烟箱、后烟箱连通,所述给水加热箱内分布有与烟气流动方向成正交方向的管内流入所述给水的多根玻璃管,所述玻璃管的所述给水入口与左前水箱下部连通且由此与除氧水冷却器的所述给水连通,所述玻璃管的所述给水出口与左后水箱上部连通并由此与除氧集气头连通;位于所述给水加热箱上部且利用其顶部与所述除氧集气头连通的所述给水除氧箱,所述给水除氧箱装有蒸汽喷管及与所述除氧水冷却器内管连通的管道,所述除氧水冷却器内管的另一端设有与锅炉给水泵连通的管道;设有水力冲灰管。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热力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结构的所述给水加热箱一端设有借助密封隔板与之隔开的所述给水除氧箱,另一端设有密封的右管板,所述给水加热箱和所述给水除氧箱内分布有与烟气流动方向同向的管内流过所述烟气的多根玻璃管,所述玻璃管一端与所述前烟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后烟箱连通,所述给水加热箱右下侧和左上侧分别开有与所述除氧水冷却器给水连通的进水口和与所述除氧集气头连通的出水口;利用顶部与所述除氧集气头连通的所述给水除氧箱装有蒸汽喷管及与所述除氧水冷却器内管连通的管道,所述除氧水冷却器内管的另一端设有与锅炉给水泵连通的管道;设有冲洗水管道。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热力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结构的给水加热箱一端借助短截与所述给水除氧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烟箱连通,所述给水加热箱内分布有与烟气流动方向成正交方向的管内流入所述给水的多根玻璃管,所述玻璃管的所述给水入口与左前水箱下部连通并由此与除氧水冷却器的所述给水连通,所述玻璃管的所述给水出口与左后水箱上部连通并由此与除氧集气头连通;靠左管板及隔板将其密封的所述给水除氧箱内分布有与烟气流动方向同向的管内流过所述烟气的多根玻璃管,所述玻璃管一端与前烟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给水加热箱连通,利用顶部与所述除氧集气头连通的所述给水除氧箱装有蒸汽喷管及与所述除氧水冷却器内管连通的管道,所述除氧水冷却器内管的另一端设有与锅炉给水泵连通的管道;设有冲洗水管道。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热力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结构的所述给水加热箱两端借助所述隔板和所述右管板密封,所述给水加热箱内分布与烟气流动方向同向的管内流过所述烟气的多根玻璃管,所述玻璃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后烟箱连通,所述给水加热箱右下侧和左上侧分别开有与所述除氧水冷却器给水连通的进水口和与所述除氧集气头连通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给水加热箱上部且利用其顶部与所述除氧集气头连通的所述给水除氧箱,所述给水除氧箱装有蒸汽喷管及与所述除氧水冷却器内管连通的管道,所述除氧水冷却器内管的另一端设有与锅炉给水泵连通的管道;设有冲洗水水管和水力冲灰管。
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锅炉用热力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内管和外管同轴线套装构成的除氧水冷却器,所述内管和外管各端部分别封闭,所述内管外壁和外管内壁构成的环形空间内设有将所述空间分为至少一个给水密封腔的隔板,所述给水密封腔设有至少一个与给水连通的给水进口和与所述给水加热箱进水口连通的给水出口;所述冲洗水密封腔设有至少一个与冲洗水连通的冲洗水进口和至少一个与所述给水加热箱内的水力冲灰管连通的冲洗水出口;通过除氧水进口和除氧水出口将所述给水除氧箱和所述内管连通的导水管;与内管连通且将除氧水送至给水泵的除氧水出口。
7、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锅炉用热力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管簇各管的材质可采用硼硅玻璃 或无硼低碱玻璃 也可采用搪、陶瓷;所述防振密封垫圈的材质根据情况可采用聚四氟乙烯(高于130℃处)、丁睛橡胶或乙丙橡胶(低于130℃处)及石棉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增,未经刘春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03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