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压式冲击爪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00843.7 | 申请日: | 199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7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29 |
发明(设计)人: | 吕健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健三 |
主分类号: | E02F3/47 | 分类号: | E02F3/4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马江立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压 冲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埋设基桩有关的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不会制造污染的油压式冲击爪挖装置。
重型机械是今日各种工程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所给人的感觉是庞大迟钝且带来各种污染的机械,在这种既需要它却又希望远离它的心态下,只有改善它的缺点才是可行之道;以往的建筑埋设基桩的方法,大致可分明挖式、冲击式、逆打式及反循环式等几种;其中冲击式及逆打式,二者大致相同,以下作一介绍。
明挖式是利用人力或挖土机挖掘的方式,人力挖掘完全靠人工操作简单工具,将土挖松及将土移出,如此挖出所需要的洞,洞挖好后再将基桩埋入;挖土机挖掘是在挖土机的支杆末端加装一铲斗,铲斗兼具松土与挖土的功能,将土刨松后,再将土挖出,洞挖好后再将基桩埋入;其缺点在于挖掘的洞面积太大,因洞仅用于埋设基桩,挖太大洞的结果只有将泥土再填回原洞,填回去的泥土其紧密度较差,对整个建筑的工程品质有影响,且整个工程增加许多工时;另外,完全靠人工,稍有疏失,容易发生危险。
冲击式主要在挖土机的支杆装设实心钢体,将以钢材制成的基桩竖立起来,然后挖土机利用实心钢体以连续冲击的方式,将基桩打入土里;逆击式同样是以实心钢体将基桩打入土里,不同的地方是以机械将实心钢体往上吊起,在适当的高度下将实心钢体放松,使其自然落下,落下的重力敲击在基桩,如此上下往复,将基桩打入土壤;止述两种方式所使用的基桩,均是钢铁制成,这种钢铁与钢铁间的撞击,再加上力道强劲,所产生的噪音,一般人实在无法忍受。
反循环式主要利用金属制成的圆筒,圆筒上下透空,将圆筒置于欲埋设基桩的地点,以水渗透圆筒内的泥土,再以机器搅动,使筒内的泥土成泥浆,利用马达将泥浆抽取至定点,如此洞会越来越深,圆筒也跟随往下沉,洞的面积略大于基桩的面积,洞挖好后再将桩埋设;抽取的泥浆停置一段时间,等水渗干后再将泥土移走;在这过程中泥浆会四处流动,管理不易,造成的环境污染更叫周围环境的人痛恨不已。
综上所述,可得知以往的地桩埋设,有基桩工程的安全问题,要不然就是噪音或环境污染的问题,每一种方式都至少会有上述缺点中的一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油压式冲击爪挖装置,该装置是松土与挖土一体,挖出来的洞面积适当且速度快,工程安全性高,所产生的噪音降到最小,更不会有环境污染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是在于提供一种油压式冲击爪挖装置,其主要包括有箱臂,枢接于挖土机的支臂下方,及铲箱,其组接于箱臂下方,铲箱内部呈中空,下端则透空,其内部四周组接有四个油压缸,下端周缘穿接有四个具弯弧的倒三角形的铲齿;另有四支连杆,其一端嵌接于油压缸的主动轴,另一端则枢接于铲齿的上端;经由上述构造组合后,由一挖土机供给动力,利用动力使铲齿铲泥土,铲松一数量后,启动油压缸,透过连杆使铲齿向铲箱的底端闭合,将土推入铲箱内,所有铲齿向内闭合后,铲箱的底端恰成密闭,使泥土不致掉落,铲齿在铲松泥土时不会有冲击噪音,更不会有污泥四处流动的污染现象,在整个松土挖土过程,只要一部机械即可完成,即实用且提高工程环境品质。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油压式冲击爪挖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铲齿闭合剖面示意图。
一种油压式冲击爪挖装置,请参阅图1-3所示,其包括有:
箱臂(10),其是钢铁制成的圆形柱状体。
铲箱(20),其是由铸铁制成,顶端呈四方形,底端呈圆形的箱体(21),箱体(21)内部中空,底部透空,上端中间则设有圆形固接孔(22),固接孔(22)用于与箱臂(10)固接;箱体底端的圆周配合上端的四方形的四个边画分成四等份,在各等份的下端偏两边均焊接有凸块(231)(232)…(238),凸块(231)(232)…(238)上设有穿孔(2317)(2327)…(2387)。
四个铲齿(31)(32)(33)(34),其组接于铲箱(20)下端,由铸铁制成,呈适当厚度且具弯弧的倒三角形板状体,其底端呈尖锐的斜角(315)(325)(335)(345),四个铲齿(31)(32)(33)(34)的弯弧内侧偏上端中间处各设有枢接体(312)(322)(332)(342),枢接体(312)(322)(332)(342)两侧适当距离各设有枢接块(313)(314)(323)(324)(333)(334)(343)(344),各铲齿的板状体与枢接体及枢接块是一体铸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健三,未经吕健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08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