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熨斗支撑座无效
申请号: | 93200997.2 | 申请日: | 199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05 |
发明(设计)人: | 廖禄烟 | 申请(专利权)人: | 善品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71/00 | 分类号: | D06F7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熨斗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熨斗支撑座,其是一种压夹紧密性良好、使用简便的电熨斗支撑座;主要是在基座上枢设一夹座,而于夹座上设连动机构,并经一被动架与一推顶机构连动,当其压下夹座,扳动连动机构上的扳杆即可使夹座的压夹部紧夹衣物,使用极为简便,而其藉推顶机构形成杠杆式压夹状态,可增进压夹的紧密性。
现在一般用电熨斗熨烫衣物,是将衣物置于平面上,直接用熨斗在衣物上做压平动作,因电熨斗的熨烫面不大,无法完全罩住衣物,因此,熨烫时必须不停地推移熨斗,使其熨烫面逐一压过衣物;然而,在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常会因为熨烫面的前缘对衣物形成剔刮状态,使衣物受到推移的部份向未被压夹部份褶叠,再经熨斗烫压后便又形成褶痕,而褶痕较为不易恢复原状,使用者必须不断地再对该褶痕处烫压,故造成时间浪费;由于成衣销售店或洗衣店熨斗的使用量相当大,所以他们对现有熨烫方式所产生的缺欠感受最深刻,由于熨烫过程中产生褶痕,所以在大量熨烫时便造成时间成倍地浪费,以至影响熨烫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电熨斗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简便、压夹紧密性好,可节省熨烫工时的电熨斗支撑座;其是在基座上枢设一夹座,而于夹座上设连动机构,并经一被动架与一推顶机构连动,使用时压下夹座,只要扳动连动机构上的扳杆即可使夹座的压夹部紧夹衣物,使用上极为简便,且其藉推顶机构形成杠杆式压夹状态,可增进压夹的紧密性。
本实用新型的电熨斗支撑座,其主要是在一基座上枢设一夹座,而于夹座一端设压夹部,并于其上设连动机构,且于夹座与基座间连设一推顶机构,在扳动夹座时,连动机构动作,可使推顶机构推顶夹座,而达到快速熨烫衣物的目的。
所述连动机构由转轴、转块、扳杆、转片与推杆组成;连动机构是在夹座一端设一转轴,该转轴中央处固设一转块,而转块连设一扳杆,而转轴端部固设有转片,该转片末端枢接有推杆,推杆末端与一枢接于夹座上的被动架枢接,该被动架与推顶机构连接;
所述推顶机构由固定杆、定位块、定位杆、推块、弹簧、连接杆及滚轮组成;该机构是在夹座一端部设导轨,导轨上设有滚轮,滚轮穿设有连接杆,该连接杆卡套设一推块,推块一端套设有一定位杆,该定位杆卡套在固定于基座上的一固定杆上,推块与定位块间设有一弹簧;使扳动扳杆时,可经连动机构、被动架,使推顶机构一端沿着导轨摆动。
所述被动架与推顶机构连接的方式,是在被动架一端设一长孔,而推顶机构一端的连接杆穿设于该长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采用杠杆式机构,压夹的紧密性好;其是将夹座枢设于基座上,于夹座一端设推顶机构,藉推顶机构推顶夹座一端,而使另一端的压夹部紧压被烫衣物,其杠杆的施力状态,可有效发挥推顶机构所产生的推顶力量,故而紧密性极好;
2.由于采用扳动式的方式,使用上极为方便;其是藉夹座上的连动机构使推顶机构改变顶持方向,其使用状态如使用钉书机般将夹座下压,施力上极为容易。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物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座下移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扳杆下移紧夹动作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一基座10上一处穿设枢接杆11而与一夹座2枢接,夹座2一端面上设有弧形导轨21,且设有一组由转轴22、转块23、扳杆24、转片25与推杆26组成的连动机构20,并于夹座2与基座10间连设一由固定杆30、定位块31、定位杆32、推块34、弹簧36、连接杆37、滚轮38组成的推顶机构3,其中,连动机构20与推顶机构3亦形成连动状,使夹座2藉连动机构20而使推顶机构3动而推顶其一端,另一端便可因杠杆原理形成压夹状态;其中,夹座2位于枢接杆11一侧处设有一卡制部28,而基座10上与夹座2的卡制部28同侧处亦设一配卡部12,夹座2相对基座10转动至适当程度时,可使卡制部28与配卡部12形成卡制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善品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善品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09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