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沙枣核半自动打孔机无效
申请号: | 93201370.8 | 申请日: | 199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15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26 |
发明(设计)人: | 屈子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培;屈子尧 |
主分类号: | B27C3/00 | 分类号: | B27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沙枣 半自动 打孔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机械钻孔设备,特别是一种沿沙枣核纵中心线钻孔的半自动化机床。
为了利用沙枣核开发制造各种副产品,如门帘、窗帘等,必须沿核的纵中心线钻一个小通孔,以便相互串联。而迄今的加工方法是:将核用水浸泡变软,然后用锥子或钢针扎孔。这种原始的手工加工方法效率极低,加工困难,且钻孔容易偏斜,不能保证钻孔质量,因此难于组织工业化成批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企业提供一种沙枣核半自动打孔机,以大大提高钻孔效率并保证钻孔的质量。
实现这一目的沙枣核半自动打孔机是由手工送料,然后由电机驱动,通过机械传动和凸轮控制机构以实现沙枣核的自动定心夹紧、钻孔、退料、钻头退回等有程序的作业。为了详细叙述本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行。
图1是打孔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体后部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侧视图。
图4是图2的A-B-C-D向视图。
图5是机体前部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右侧视图。
图7是图5的左侧视图。
图中零部件序号为:
底板〔1〕,驱动电机〔2〕,机体后部〔3〕,机体前部〔4〕;
皮带轮〔34〕,皮带〔35〕,键〔36〕,带齿轴套〔37〕,键〔313〕,钻杆主轴〔314〕,齿轮〔315〕,轴承〔318〕,滑套〔319〕,蜗杆〔320〕,蜗轮〔321〕,小齿轮〔323〕,蜗轮轴〔324〕,大齿轮〔325〕,凸轮轴〔326〕,凸轮〔3261〕,偏心轮〔3262〕,鸡心轮〔3263〕,螺母〔330〕,钻夹〔331〕,钻头〔333〕,推块〔337〕,联杆〔338〕,滑块〔339〕,螺杆〔341〕,顶板〔342〕,导轨〔345〕;
机头端盖〔41〕,沙枣核〔43〕,进料口〔44〕,柱塞〔45〕,机头〔47〕,止推块〔49〕,销〔410〕,调节环〔411〕,偏心推杆〔412〕,偏心推杆轴〔414〕,臂杆〔415〕,滑轮〔417〕,滑轮轴〔418〕,顶板〔420〕,顶推块〔422〕,导轨〔423〕,偏心轴〔424〕,舌爪〔427〕,排料槽〔428〕,销轴〔429〕,偏心轮〔430〕,钢丝绳〔434〕,支板〔435〕,调节螺栓〔439〕,调节座〔440〕,台座〔442〕,调节块〔443〕,特制螺钉〔444〕,拉簧〔448〕,螺钉〔449〕。
参看图1。本机的主要部件包括:
装在底板〔1〕上的驱动电机〔2〕、机体后部〔3〕、机体前部〔4〕。机体后部与机体前部拼装在一起形成钻头的旋转(切削)运动机构、送进运动机构和退回运动机构,沙枣核的定位夹紧、松开机构和退料机构,并且这些运动机构和工作程序为:手动进料——自动定位夹紧——自动打孔(钻头旋转切削并送进)——自动退料——钻头自动退回。
钻头的旋转(切削)运动机构包括;由装在驱动电机〔2〕主轴上的皮带轮〔34〕通过皮带〔35〕驱动装在带齿套轴〔37〕左端的皮带轮〔350〕,皮带轮〔350〕通过键〔36〕驱动带齿套轴〔37〕旋转,而钻杆主轴〔314〕的左端轴颈滑配装入带齿套轴〔37〕的孔中可左右自由运动,该轴颈上装有键〔313〕将带齿套轴〔37〕的旋转运动传递给钻杆主轴〔314〕。钻杆主轴〔314〕的右端轴颈端头装有钻夹〔331〕和螺母〔330〕,钻头〔333〕装于钻夹中并由螺母〔330〕紧固,钻杆主轴〔314〕由装在两端轴颈上的轴承〔318〕支承,而轴承〔318〕的外圈装在滑套〔319〕的孔中。
钻头的送进运动和退回机构包括:带齿套轴〔37〕的右端外圆上带有一圈齿,它与固定装配在蜗杆〔320〕左端的齿轮〔315〕啮合驱动蜗杆转动,蜗杆〔320〕驱动蜗轮〔321〕减速旋转。同时,装在蜗轮轴〔324〕上的小齿轮〔323〕与装在凸轮轴〔326〕上的大齿轮〔325〕啮合驱动凸轮轴〔326〕旋转。凸轮轴上的凸轮〔3261〕推动固装在滑套〔319〕外圆上的推块〔337〕向前运动,同时带动滑套、钻杆主轴和钻头一起向前作送进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培;屈子尧,未经陈海培;屈子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13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