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会车灯光自动转换器无效
申请号: | 93202102.6 | 申请日: | 199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50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13 |
发明(设计)人: | 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旭 |
主分类号: | B60Q1/28 | 分类号: | B60Q1/2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会车 灯光 自动 转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照明装置,尤其是种会车灯光自动转换装置。
现有的汽车夜间会车变换灯光的装置都是手动或脚动操作的,往往在临场特殊情况下,司机来不及或忘记操作而造成对司机眩目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光敏元件和放大电路设计出各种会车灯光自动变换装置,从而大大减轻了司机频繁操作之苦,为安全行车提供了良好物质条件。但是现有技术中,各种会车灯光自动变换装置的控制电路设计不太合理,均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缺陷。中国专利局1991所2月27日公开了“一种汽车夜间会车自动控制装置”(公告号为CN2072038U)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使用了三只光敏元件和两只继电器以及8只三极管,不仅电路复杂、成本高,而且电路设计欠佳,在会车结束的前一瞬间,如果对方关灯,整个电路就无法工作。中国专利局1991年2月27日公开的另一种“多功能会车灯光自动转换器”(公告号为2072039U)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的变光动作设计不尽合理,在会车时要求对方先变光,否则远光灯和近光灯就会交替变换,强迫对方先变光。中国专利局1990年10月3日公开了一种“汽车交会变光器”(公告号为CN2063096U)实用新型专利,它主要由LM324四运放、继电器、三极管、光电池构成的。该实用新型专利所述的技术方案直接在光池的两头并联了阻容滤波电路,从而使其抗光脉冲以及强磁场干扰能力有所改善,但是这一技术措施带来的另一个缺陷是使光敏元件的反应迟钝;该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所存在的另一个缺陷是利用延时来保证在会车期间本身远光灯不亮,因此就不能保证交会后立即由近光灯变换为远光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灵敏的,变换动作干脆、顺序合理,成本低廉的改进型夜间会车灯光自动变换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会车灯光自动变换器的技术解决方案包由光敏管T、三极管BG4~5、电阻R7~8构成的光敏放大电路,由电容C1、电阻R9并联构成的窄脉冲吸收电路,由电压比较器IC1、三极管BG1~2、继电器J、电阻R1~4构成的电子开关,由电压比较器IC3和IC4、三极管BG6~7、电阻R10~16、电容C2构成的延时振荡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子开关中集电极串联有继电器J的三极管BG1的基极与电压比较器IC1的输出端和三极管BG2的集电极相联;电压比较器IC1的反向输入端与光敏放大电路中三极管BG5的集电极和延时振荡电路中作延时开关的电压比较器IC3的反相输入端相联;三极管BG2的基极串联限流电阻R2后与振荡电路中电压比较器IC4的输出端相联。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光敏放大电路的电信号同时送至电子开关的一个控制端--电压比较器IC1的反向输入端和振荡电路中作延时开关的电压比较器IC3的反向控制端,同时将振荡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送至电子开关的另一个控制端--三极管BG2的基极,因此只要使电压比较器IC1的正向输入端的参考电位高于电压比较器IC3的正向输入端的参考电位,即可达到:会车时如果收到的是对方很强的远光灯信号,自己先由远光灯变换成近光灯,同时打开延时开关延时;此时若对方不变灯,超过所设定的延时时间,振荡电路立即开始工作,使远光灯和近光灯交替工作,提配对方变灯;此时对方如果及时变灯,光敏放大电路收到的是对较弱的近光灯信号,延时开关立即关闭停止延时,继续保持近光灯不变。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灯光变换动作干脆,顺序合理,既礼貌又符合交通规则要求;再者,本实用新型只用一只光敏元件、一只继电器和少量的电子元件即可完成上述灯光变换动作,较现有技术成本大幅度降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效果,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手段。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实施例
参照附图,电压比较器IC1~IC4由一块四电压比较器LM339担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旭,未经邓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2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非线性弹性特性的隔振座椅
- 下一篇:折叠式爬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