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水喷雾机加压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3202222.7 | 申请日: | 199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1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荣基 |
主分类号: | B05B17/00 | 分类号: | B05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机 加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水喷雾机加压结构,具有二进水口及二出水口,配合柱塞往复作动时均可产生吸、排作用,而使使用效率及出水量增加。
动力喷雾机大致可分成落地式或背负式,以落地式而言,可使操作人员不必背负机体负重工作,藉输送管可拉引到较远距离处作业,较不浪费体力,但对机体的控制上则因操作位置与机具位置相距太远,而经常造成操作控制上的不便,尤其当油料、水量不足时,或欲做出水量调整控制时,便须操作人员的来回奔波,造成操作上极大的不便,因此以落地式的使用上通常须较多的人力方可实施,对单人操作或人力不足时极不实用,故而一种背负式的喷雾给水设计便应运而生。
而以背负式设计,如图6所示,由泵6驱动汽缸体61内的活塞运动,使引入贮液筒62内的水或药液加压后送出,此种汽缸体61的加压结构如图7、8所示,由本体7、套体8与顶盖9所构成,当柱塞71往前呈压缩行程时,如图7所示,液体受单向止回阀92的限制不得回流外出,其压力经由锁定体72的贯穿孔73冲开顶块74并压缩弹簧75,经柱塞71的贯穿孔76沿出水口81导出高压液体;而当柱塞71作回复行程时,顶块74受弹簧75及内存液体抵压,使其紧贴于锁定体72下端内侧而使贯穿孔76与贯穿孔73间形成断路,使锁定体74外侧的液体无法进入柱塞71内部;同时此动作对止回阀92产生吸力,使顶盖9的进水口91水被吸引进入容置于锁定体72前端的容置空间内,通过后退时迫紧77的驱使及顶块74封闭锁定体72、贯穿孔73及柱塞71、贯穿孔76的作用,使压缩后留存于套体8内的液体外排到出水口81外。
而上述背负式的喷雾机设计与早期的柱塞往复运动为一吸一排的方式虽略有不同,即柱塞71的往复均有排水的作用,但实际上对汽缸内的单次进水量而言,实际上是相同的,只是在排出时为一次排出或二次排出的差异,前述结构以两次排出,为的是使柱塞71的往复作动压力较均衡避免噪音及震动产生,但是对排水或供水量的增加并无助益,其更可能产生给水压力降低的情形,故汽缸的使用效率实亟待改进。
有鉴于常用送水喷雾机加压结构使用上的诸多缺点,经积极的研究改良后,终于开发出本实用新型的送水喷雾机加压结构,供有效地改善实际使用上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柱塞与汽缸内往复作动时,无论往、复均为压缩行程,且前进、后退均具吸水、排水作用,达增加吸水、排水量及使用效率提高的目的的送水喷雾机加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送水喷雾机加压结构包含由设有进水头及出水头引连进、出水口的上盖;相对进、出水口设通达汽缸室的进、出水孔,并于其间容设单向止回阀的本体;锁设于本体一侧的侧盖;容置于本体汽缸室内的套筒及一端套设V状迫紧于套筒内作动,另端穿出本体汽缸室的柱塞所构成;其特点:上盖进水头连引两相连通的进水口,且出水头亦连引两相连通的出水口,互呈两列独立相对形态与本体进、出水孔相通,而本体汽缸室内设为三段式阶级孔,中间阶面抵顶套筒一端,套筒另端则顶于侧盖的内阶面上,该侧盖内阶面具一位差,且较大口径的外阶面对称的设环槽与内端面相通,使本体较大内孔与套筒间自然形成贮液室连通,于柱塞作动往复时,来回均有进出水,达高进出水量的加压效率。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以下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及本体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盖、柱塞套及柱塞部份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示动作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示动作示意图(二)。
图6:为已知动力喷雾机结构立体图。
图7:为常用动力喷雾机汽缸结构动作示意图(一)。
图8:为已知动力喷雾机汽缸结构动作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荣基,未经陈荣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22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单相电子电度表
- 下一篇:门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