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光荧光灯管无效
申请号: | 93202583.8 | 申请日: | 1993-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99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钰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钰忠;郭峻 |
主分类号: | H01J61/35 | 分类号: | H01J61/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4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光 荧光 灯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光源技术领域。
现有荧光灯管的发光原理是由灯管内所产生的紫外线激发了透明灯管(1)内壁上的荧光粉层(2)而产生可见光,参照附图1,这一激发途径是从荧光粉层(2)的正面(2-a)开始,透过荧光粉层,到达荧光粉层的背面(2-b),现有的荧光灯管正是应用荧光粉层的背面做为照明灯源。灯管内的荧光粉层虽然是很薄的一层,但对荧光粉层正、背面被激发的亮度确有很明显的影响,由于紫外线在穿透荧光粉层的过程中能量逐渐转换,在紫外线透至荧光粉层背面时其能量小于穿透荧光粉层之前的能量,因此背面被激发的亮度不如正面被激发的亮度,这一现象是从灯管荧光粉层的残缺孔隙中荧光粉层的正面发光亮度与背面发光亮度的比较中被发现的。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利用“正面激发、正面发光”的原理而产生的强光做为照明灯源,创制出强光荧光灯管,取代“正面激发、背面发光”的现有灯管。
本实用新型强光荧光灯管的结构是这样的,参照附图2、3,它是由透明灯管(1)、位于灯管两端的灯丝(4)、灯丝引线(5)以及涂于灯管(1)壁上的荧光粉层(2)组成,在灯管(1)内壁半圆面上涂上荧光粉层或在灯管(1)内再装一内管(3),在内管(3)的外壁上涂荧光粉层(2)。
所述灯管内再装一内管,其内管形状可以是圆形、梅花型、五角形等多面形,也可将内管改换成玻璃基片,基片上可涂上能发出不同光色的荧光粉,组成图案、花纹和文字等多姿形,成为能发出千姿百态光形的新品种灯管。
实施例1.半圆面荧光粉型灯管
参照附图2,在现有荧光灯管的透明灯管(1)的内壁整圆面上涂上半圆面荧光粉层,在半圆面荧光粉层正面(2-a)所发的光即为“正面激发、正面发光”的强光,又由于是凹面,具有聚光性,因而又可进一步提高被照物的光亮强度,此强光发光面做为灯管的主照面,荧光粉层(2-b)所发的光仍与现有荧光灯管光亮相同,所以本型灯管在保持现有灯管发光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节省二分之一的荧光粉,并且可获得主照面的强光。
实施例2.整园面荧光粉型灯管
参照附图3,在透明灯管(1)内套装一支圆形内管(3),在内管(3)的壁外(3-a)涂上荧光粉层,灯丝引线(5)既作为引线,又作为内管(3)的支撑。本型灯管所发之光全是由激发荧光粉层正面所产生的强光。整园面荧光粉型灯管发光面积可大可小,由内管(3)的粗细、形状来决定。
本实用新型强光荧光灯管突破了现有荧光灯管发光原理,可明显提高灯管亮度、简化生产工艺,节约荧光粉,创制出一管多色、多姿彩花灯管新品种,适用于宾馆、舞厅、家庭等多种场合的装饰及照明。
附图说明
附图1.现在荧光灯管(部分)荧光粉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2.半圆面荧光粉型强光荧光灯管(部分)荧光粉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3.整圆面荧光粉型强光荧光灯管(缩短)荧光粉层、灯丝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钰忠;郭峻,未经张钰忠;郭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2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