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燃煤煤气炉无效
申请号: | 93202884.5 | 申请日: | 1993-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049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庆枊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3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燃煤 煤气炉 | ||
本发明属于一种利用固体燃煤气化产生混合煤气燃烧的炉灶。
目前国内外所设计的燃煤煤气炉,一般煤气出口均在炉膛上部引出燃烧,如中国专利公告公布的申请号为89211803.2的自控水煤气炉,申请号为89212659.0的组合汽化炉灶等,虽然上述炉灶也能产生煤气进行燃烧,但因加煤时炉膛内上部温度降低而不能连续产气燃烧。加之效率较低,使炉灶的使用受到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设备简单巧妙,能产生高质量高热质的燃煤混合煤气又能保持连续燃烧,使用方便,且产品成本低廉,排烟量极低的新型燃煤煤气炉。
本发明所述的新型燃煤煤气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煤在炉膛内由风机鼓风助燃,此时在炉膛下部将形成一高温燃烧层,即一般所指的氧化层,氧化层下为灰层,氧化层上依次为还原层,干馏层、干燥层,本新型燃煤煤气炉在工作时由于炉膛上部被封闭,而煤气导管的下端开口在炉体的中下部与炉膛连结,水蒸汽由炉篦下面的金属盘管下端出口喷出,这样,产生混合煤气的氧化,还原,干馏,干燥等过程由下而上进行,由于炉膛上部被封闭,所产生的各种混合气体将被压回炉膛中下部温度很高的导气管下端出口处排出在和导气管上端连结的烧嘴处燃烧。由于导气管下端出口处温度很高,极有利水蒸汽分解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所以提高了煤气的质量,使煤气发热值增加。本新型燃煤煤气炉由顶部加煤时不会影响炉膛中下部导气管下端开口附近的温度。因此能获得高质量的连续燃烧的燃煤混合煤气。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构成:说明书附图为新型燃煤煤气炉的原理结构图,在附图所示原理结构中,炉体(13)内部的炉膛(12)为一园桶形结构,导气管(21)下端开口在炉膛(12)的中下部,上端与烧嘴(2)连结,金属盘管(16)盘绕于炉体(13)的下部外,金属盘管(16)上端开口由密封塞(11)封闭,水滴经插入密封塞(11)的注射器针头(10)滴入金属盘管(16)内产生水蒸汽,水蒸汽由在炉篦下面引出的金属盘管下端开口喷出,带储水槽的储水式加煤口密封圈(5)装于炉膛(12)顶部,集水式加煤盖(7)内部为锥形或半球形,以利于燃煤中含水量过多时将被蒸发的部分水份收集在储水槽内。本新型燃煤煤气炉工作时,燃煤在炉膛(12)内燃烧,启动风机(20)时新鲜空气与由金属盘管(16)下端开口喷出的水蒸汽混合经炉篦(19)送入炉膛(12),使燃煤在炉膛(12)下部形成高温燃烧层,由于导气管(21)下端开口在炉膛(12)中下部,这样,产生混合煤气的氧化、还原、干馏、干燥等过程由下而上进行由于炉膛上部被封闭,使各种气体被压回炉膛(12)中下部温度很高的导气管(21)下端开口处排出在导气管(21)上端开口连结的烧嘴(2)处燃烧。
本发明与现有燃煤煤气炉相比, 具有结构巧妙简单,能连续产生高质量高热质的混合煤气直接连续燃烧, 本新型燃煤煤气炉因直接从高温部位取气,因而能很好地将燃煤全部气化燃烧,极大地提高了能源的使用率,比普通炉灶大大地节约了煤,具有使用方便,结构巧妙简单,成本低,节约能源,防止环境污染的积极作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图中炉体(13)由耐火材料制成,导气管(21)可与炉体(13)制成一体,导气管(21)下端开口在炉膛(12)中下部位,上端与烧嘴(2)连结,烧嘴的煤气由蝶阀(3)控制,金属盘管(16)在炉体(13)下部外圆盘绕后上端开口被插入注射器用针头(10)的密封塞(11)封闭,下端开口从炉篦(19)下面引出,炉体(13)和外壳(15)之间的保温材料用珍珠岩粉填充盛水容器(8),锅支架(4)装于面板(1)上,由止水阀(9),注射器针头(10)控制滴入金属盘管(16)的水,储灰室(17)一侧装的风机(20),正面装有清石灰门(18),排烟阀(6)装于炉膛(12)上方,一般捂火后下一次使用开启风机时先将排烟阀(6)开启一会,待产生煤气后可将排烟阀(6)关闭,开启蝶阀(3)后即可在烧嘴(2)处用火柴将煤气点燃使用,本新型燃煤煤气炉还可在炉体(13)的左右两边同时装两个导气管和与之相连的两付烧嘴以供同时燃烧煤气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庆枊,未经张庆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28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