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单粒定位播种机无效
申请号: | 93202925.6 | 申请日: | 199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22 |
发明(设计)人: | 储成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储成虎 |
主分类号: | A01C7/04 | 分类号: | A01C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28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定位 播种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水稻播种装置,确切地说是水稻单粒定位播种机。
水稻栽培的传统方法是采用移栽栽培法,培育多蘖壮秧是水稻移栽栽培高产的首要环节,随着杂交水稻和一些常规高产良种的育成,壮秧的增产作用尤为重要,培育水稻壮秧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稀播匀播,而目前人工播种很难达到稀播匀播的要求。人们为了尽量达到稀播匀播的目的,不得不在秧田期再次移密补稀,或者采用两段育秧法,但这种方法都比较费工,同时不利于秧苗低位分蘖的发生。目前使用的插秧机相配套的播种机也不能达到单粒定位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播种密度均匀一致,每穴落下一粒稻种的水稻单粒定位播种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稻单粒定位播种机,由排种箱、粘头、托板和支架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排种箱呈方形,四边有挡板(1),挡板(1)下面铰接活动板(2),排种箱的底部是排种板(3),排种板(3)上有均匀分布的300-1000个陷种槽孔(5),排种箱的两外侧中间有二个相对称的把轴(10),把轴(10)搁置在支架(11)顶端,可自由转动;托板(9)上连接300-1000个与陷种槽孔(5)相配合的连杆(8),连杆(8)的顶端有粘头(7),两根拉杆(13)的上端与把轴(10)连接,下端与托板(9)的二侧中部连接,拉杆(13)中部有控制器(12),以调节托板(9)、连杆(8)和粘头(7)上、下三个位置的移动。(如图2所示);陷种槽孔(5)的上沿口大,下沿口小呈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使用本播种机能达到单粒稻种落谷,密度均匀,因而大为省工省力;2、每亩大田的用种量可定到2万~2·2万粒,比原播种节约种量30~50%;3、有利于秧苗早期低位分蘖,为水稻高产栽培创造了条件;4、本播种机也适用于小麦播种;5、本播种机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可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连杆(8)和粘头(7)上、下移动三个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3、图1的A-A剖视图
实施例:
排种箱呈方形,四周有挡板(1)和活动板(2),挡板(1)和活动板(2)是铰动连接,当排种箱体倾斜时,活动板(2)能打开,如图3中2a所示,箱体底部是排种板(3),要求平整光滑,排种板(3)上分布25×30共750个陷种槽孔(5),排种箱的两外侧中间有二个相对称的把轴(10),把轴(10)搁置在支架(11)上端,可自由转动,托板(9)上连接有与陷种槽孔(5)相配合的750个连杆(8)和粘头(7),两根拉杆(13)的上端与把轴(10)连接,下端与托板(9)的二侧中部连接,拉杆(13)中部有控制器(12),控制器(12)以公知技术由弹簧、按钮构成,可调节托板(9)、连杆(8)和粘头(7)上下三个位置的移动(如图2所示)。
当使用时,在排种箱内放上稻种,当排种箱水平运动时,每一粒稻种即落入一个陷种槽(5)底部,同时,每个槽(5)底部还有事前已粘有浆糊粘结剂(6)的粘头(7),使稻种暂时粘牢,这时,使排种箱倾斜70-90度,活动板(2)打开(如图3中的2a位置),使排种板(3)上的多余稻种滑出排种箱,排种箱继续翻转至180度,排种板(3)、连杆(8)、粘头(7)和托板(9)均已倒转在上,按动控制器(12)按钮,使粘头(7)提向上,退回粘头(7)与稻种的暂时粘结,750粒稻种即按指定位置单粒均匀落下播种;这时,按动控制器(12)按钮,使粘头(7)伸出陷种槽孔(5),粘上粘结剂(6),再缩回到槽(5)底位置,翻转排种箱,返回原来操作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储成虎,未经储成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2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木拼花地板
- 下一篇:卧螺离心式固液和液液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