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无效
申请号: | 93203244.3 | 申请日: | 199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68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31 |
发明(设计)人: | 高巨龙;孔庆宝;何相林;赵洪斌;乔学东;张梅香;田开谨;王兴华;艾桂卿;李洪昌;张春华;张长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建材局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41/20 | 分类号: | B29C41/2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李云霞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 组件 玻璃钢 压力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为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属于膜法水处理技术领域。
目前反渗透组件的压力壳体普遍采用由纤维缠绕法成型的玻璃钢压力壳体。这些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两端的端部结构是决定该压力壳体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的端部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一种为端部挡环槽结构;另一种为端部金属法兰结构。具有端部挡环槽结构的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壳体,与安装在壳体内靠端部位置的端板及装在壳体端部挡环槽内,并与端板用螺钉相连的分瓣环一起,构成反渗透组件的压力容器。组件工作时,内压作用在端板上形成的轴向压力,通过分瓣挡环作用于壳体端部挡环槽结构。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的端部挡环槽,通常在壳体成型后机加工而成。其优点是工艺简便,产品造价较低,但其缺点是机加工破坏了壳体结构层纵向纤维的连续性使挡环结构所受的载荷主要靠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来承受,故承载能力低,只适于较低压力或较小直径的反渗透组建玻璃钢压力壳体,具有端部金属法兰结构的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与端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构成组件的压力容器。其轴向力通过金属法兰传递给壳体结构层承担。这种壳体的优点是连接密封可靠。但不适之处是端部金属法兰与壳体结构层之间主要靠界面粘接强度传递应力,使其承载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两种端部结构的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的缺点,设计具有新型的端部结构的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提高壳体的承载能力,扩大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对现有的端部挡环结构或端部金属法兰结构的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进行改造,使成型的壳体端部结构,不破坏结构层纵向纤维的连续性,将端部结构的层间剪切或界面粘接转化为纵向纤维受拉。
该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是由壳体结构层,壳体防渗层构成;壳体结构层纵向为无封头缠绕结构,端部设有端部挡环槽,端部挡环槽结构的开槽部位和挡环槽外侧设有局部补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该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由于对已有的玻璃钢压力壳体进行了改进,将具有端部为挡环槽结构的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在其端部的挡环槽结构的开槽部位和挡环槽外侧,设有局部补强结构,通过局部补强结构使壳体的挡环槽结构不破坏结构层纵向纤维的连续性,把挡环槽结构的层间剪切转化为结构层纵向纤维受拉;将具有端部金属法兰结构的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将其端部的金属法兰改为具有倒钩梯形变截面凹槽结构金属法兰,金属法兰嵌固在壳体结构层纵向缠绕纤维之间,壳体纵向纤维与端部金属法兰为嵌固连接。因此提高了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的承载能力,满足了多种直径、不同压力等级的反渗透组件的技术要求,扩大了适用范围。
图1为具有端部挡环槽结构的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端部挡环槽结构的反渗透组件压力容器;
图3为具有端部金属法兰结构的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有端部金属法兰结构的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容器结构示意图;
1壳体结构层、2壳体防渗层、3端部挡环槽、4端部补强结构、5端板、6分瓣挡环、7倒钩梯形变截面凹槽结构金属法兰。
实现本实用新型最佳方案如图所示,该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是由壳体结构层1、壳体防渗层2构成;壳体结构层纵向为无封头缠绕结构,端部设有端部挡环槽3;在端部挡环槽结构的开槽部位和挡环槽外侧设有局部补强结构4,以提高壳体的强度。补强结构可以是复合材料铺层结构,预埋件或两者的复合结构。
该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其端部也可为金属法兰结构,金属法兰为倒钩梯型变截面凹槽结构金属法兰7,倒钩梯形变截面凹槽结构金属法兰嵌固在壳体两端结构层纵向缠绕层之间,壳体纵向纤维与端部金属法兰为嵌固连接。因此可以提高反渗透组件玻璃钢压力壳体的承载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建材局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未经国家建材局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3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