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化电镀机械无效
申请号: | 93203626.0 | 申请日: | 199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月明 |
主分类号: | C25D19/00 | 分类号: | C25D19/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电镀 机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节省人力、生产速度快,并且符合经济成本效益的自动化电镀机械。
电镀是作为保护腐蚀(如铁皮镀锌、如镀锡),装饰的美观(如镀金、镀银),或同时分担两种任务,因此为求获得一包覆面良好的附着性,即需将工件彻底清净,所以事前处理如用机械方式,则为喷砂、磨光、刷净和擦净等,或物理方法,如有机溶剂除油和脂肪等,也可用酸、碱类等化学方法,而不论上述的哪一种方法均在使工件彻底清洁而已;不过,如图1所示,其是以往人工电镀处理作业的示意图,工件电镀前的洗净工作,如化学处理是人工方式将工件10盛装单一容器1内(通常是一简单的网状体以人力拿放),继而将容器11依序浸泡于各洗池701、702、703、704中,然而此方法存在有下列的缺点:
1、以人工方式运送,除了耗费人力外,其承载重量有限,不符合成本要求,且药液将会散布刺激性的气体,长时间下来极不利于人体。
2、单一的容器11浸泡于各种洗池中,将使得洗池内的各种药液被混合程度增加,而降低其回收能力,且最终清水池将饱含碱液被排出而造成水污染。
另有一种方法,请参阅图2所示,是在各洗池701’、702’、703’、704’上固设滑轨组21,并悬设一可在滑轨组21上移走并升降的滚筒22,滚筒22可承装工件10继而沿滑轨组21依序通过各洗池701’、702’、703’、704’实施浸泡等作业,此方式虽然可改善人工方式的缺陷,增进产能,但是仍以单一的滚筒22游移于各洗池间,将无可避免地使得洗池内各种药液被混合,导致最后清水池排出含有高浓度碱液的废水,以及各种药液的回收能力降低等问题仍旧存在,尤其在环保意识抬头及符合经济成本利益的今日更不容忽视而诚待有效的解决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节省人力、生产速度快,且符合经济成本效益的自动化电镀机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化电镀机械,其包括有脱脂槽、电解槽、清水槽及电镀槽,所述各槽内分别设有可使工件被依序传送,并使其在脱脂槽中去除油污、清水槽中洗净、电解槽中去除杂质及在电镀槽中电镀的转送装置;其中转送装置包括有:
机架体;其两侧分别设置有入料斗及出料斗;
滚筒;其是中空筒体,其两侧形成分别供前述机架体的入料斗及出料斗伸置入的开口,滚筒的内缘筒壁形成凸伸状并且沿轴向延伸的螺旋片;
动力机构;其设置于机架体上并且传动滚筒滚动;
旋转轮;其支撑滚筒,限定滚筒滚动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其中所述的脱脂槽内盛装有以水稀释的酸性脱脂剂,并且其边壁设置有热气管。
其中所述的脱脂槽、电解槽、清水槽及电镀槽上加置有盖体。
其中所述的脱脂槽、电解槽、清水槽及电镀槽等各槽近于出口处均设有吹风装置。
其中所述的脱脂槽、电解槽、清水槽及电镀槽间是藉由管路连接。
其中所述的脱脂槽与电解槽之间,及电解槽与清水槽之间,以及清水槽与电镀槽之间,设置有位于收集槽内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套设于主动轮与从动轮间的履带。
其中所述的电解槽底部设置有呈可抽取式的铁板。
其中所述的电解槽的转送装置连接有电解整流器,电解整流器的正极接于滚筒上,负极接于铁板上。
其中所述的脱脂槽、电解槽、清水槽及电镀槽上的转送装置的滚筒装设有定位架。
其中所述的电镀槽的转送装置的滚筒内拉伸有外包塑料的导电内用铜管,所述铜管上连结有铜导线,铜导线的前端接合有铜头;电镀槽的内部周缘设有相互串接的锌板;所述铜管及锌板分别连接于整流器的正、负极上。
其中所述的脱脂槽的内缘壁面上加设有一层塑料材料的保护层。
其中所述的脱脂槽与电解槽之间,及电解槽与清水槽之间,以及清水槽与电镀槽之间设有泵。
其中所述的收集槽中设有吹风装置。
其中所述的输送装置的履带具有开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下列的优点:
1、滚筒间能相互传送工件,且在强力吹风装置的作用下,可避免工件夹带药液至下一步骤的槽内,而免于相互混合污染外,更有助于使用期限的延长,且更可采用可耐蚀的塑料材料,如此更增加其使用寿命。
2、自动化机械作业流程将可降低人工成本、速度快、产量大,且能达到良好的品管要求。
3、自动化机械作业流程能避免人员受药液产生的腐蚀性气体的侵害,有助提升工作环境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月明,未经陈月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36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迷你型携带式烘干机
- 下一篇:鱼脊式短道速度滑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