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髓内张力钉无效
申请号: | 93203749.6 | 申请日: | 199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75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02 |
发明(设计)人: | 童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元 |
主分类号: | A61B17/58 | 分类号: | A61B17/5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琪霞 |
地址: |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 ||
髓内张力钉涉及管状骨骨折内固定器。
目前股骨下段骨折,常规手术一是采用钢板类,二是采用髓腔钉。髓腔钉有圆截面的e n d e r钉、矩形钉、梅花钉等几种,其缺点是大多不符合骨骼的解剖形状,对骨折固定不牢,需要坚固而较长期的外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符合人体骨骼解剖形状,及肢体生物学特点,能防止髓内张力钉从髓腔退出,并可与骨栓组合使用,扩大应用范围,既能牢固固定骨折,又不会产生应力遮挡的髓腔钉。
其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是在前述各种髓腔钉的基础上改进产生的,其钉头部为斜楔形,设有齿形沟槽,钉杆横截面为五边形,五边形由一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底边与矩形的一长边为公共边,当钉杆五边形横截面中三角形的顶角位于右侧,且钉杆头部向右侧弯为右钉,当三角形的顶角位于左侧,且钉杆头部向左侧弯为左钉。钉尾为片状,中部有一小圆孔,钉尾与钉杆连接处有凸台。
本实用新型对股骨下段骨折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经力学计算及生物力学实验表明,其张力固定,稳定性强,抗拉、抗扭力强,牢固且无应力遮挡,手术损伤小,若有闭路X线透视机可不用手术做骨折的复位内固定,还能与骨栓组合治疗髁间骨折,能做到对骨折治疗达到动静结合,充分发挥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I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钉头,2、钉杆,3、钉尾。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钉头(1)、钉杆(2)及钉尾(3)。钉头(1)部设有5个倒齿,其作用在于:术后髓腔内长成松质骨,钉头倒齿作用在松质骨,能有效的防止髓内张力钉退出,即增加了抗拉能力,同时钉头的倒齿可随肌肉收缩而对骨折端自动加压,且抗压力小,有利于骨折处的愈合,见图1;钉杆(2)横截面为五边形,五边形由一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底边与矩形的一长边为公共边,当钉杆五边形横截面中三角形的顶角位于右侧,且钉杆头部向右侧弯为右钉,当三角形的顶角位于左侧,且钉杆头部向左侧弯为左钉,当左、右髓内张力钉组合作用时,应将矩形的另一长边相靠,组成四点固定,髓内弹性张力相嵌,这时组合使用的左右髓内张力钉组成的横截面类似髓腔的解剖形状,有利于骨折固定,其五边形中三角形的顶角增加了侧向的抗弯能力,从杆的外形看,象杆侧的一条加强棱,见图3,图5;钉尾(3)为片状,中部有一5.5的圆孔,便于通用打拔器拔出钉用,并可与骨栓组合治疗髁间骨折,钉尾(3)与钉杆(2)连接处有凸台,以防髓内张力钉滑入髓腔,见图1、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元,未经童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3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