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漏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03784.4 | 申请日: | 1993-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6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23 |
发明(设计)人: | 马社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社民 |
主分类号: | F16J15/00 | 分类号: | F16J15/00 |
代理公司: | 三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正星 |
地址: | 0541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漏油装置,主要用于履带式拖拉机动力传动的最终传动中,防止齿轮润滑油漏入转向离合器。
现有履带式系列拖拉机,其后桥和最终传动部分在使用中经常出现故障,转向离合器和最终传动的结构见图3和图4,转向离合器合上,即主动鼓18上的主动片20贴紧从动鼓17上有从动片19,转动着的后桥轴16连同主动鼓和从动鼓一起旋转,进而带动从动鼓轮毂7、主动齿轮轴9、从动齿轮12和驱动履带的驱动轮15旋转,以达到履带式拖拉机前进、后退和转弯的目的,参见图2、3、4主动齿轮轴9通过轴承8装于后桥壳体11的轴承座10中,从动鼓轮毂7中心有花键孔,主动齿轮轴右部有花键轴,轮毂7对齿轮轴9的传动就是通过其中的花键结构来完成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不但导至花键轴与花键孔之间的径向间隙加大,而且尽管有开口销6对螺母5进行防松,仍带来轮毂7与螺母5之间接触面21处出现轴向间隙,随着拖拉机使用时间加长,此间隙会越来越大,以至储存于最终传动壳体14内供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等润滑用的润滑油,经轴承8和花键轴孔 间的间隙和接触面21处产生的间隙而漏入转向离合器4中,带来下述的严重后果:
1.制动不灵,特别是难以完成正常的转弯,往往需前进后退数次,方能完成转弯,造成操作失控,架驶员劳动强度大和拖拉机工作效率低。
2.转向离合器打滑,至使该离合器分离不清或不分离,容易造成拖拉机严重跑偏或自行转弯,有时驾驶员只要拉下一节操向杆,拖拉机会立即停止前进;拖拉机难以进行重负荷作业;容易造成从动片摩擦片的烧坏或及早脱落,需经常修理及更换从动片。
3.润滑油漏损,而带来轴承和齿轮经常的润滑不良,有时其至造成干摩擦,因轴承损坏而招至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发生意想不到的故障,如齿与齿相互顶撞,以至后桥壳体开裂或空心轴即后轴13弯曲,使整个后桥和最终传动部分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防漏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由防漏器、耐油密封垫、螺栓和螺母组成,在从动鼓轮毂的接触面上钻攻出数个螺孔,在防漏器法兰盘和耐油密封垫上加工出同样个数的螺栓过孔,将防漏器扣盖于装好耐油密封垫的接触面上,并用螺栓紧固好防漏器。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图;
图2为现有技术(即未装本实用新型前)图;
图3为履带式拖拉机的转向离合图;
图4为履带式拖拉机的最终传动图。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见图1,在从动鼓轮毂7的接触面21上钻攻出数个螺孔,在防漏器2的法兰盘和耐油密封垫3上加工出同样个数的螺栓过孔,将防漏器2扣盖于装好耐油密封垫3的接触面上,并用螺栓1紧固好防漏器。这样,使从花键孔轴间隙流出的润滑油被封存于防漏器内,防漏器储满油后由于有垫3的密封而不会溢出,因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窜油问题,经发明人多年使用经验表明效果很好。
润滑油窜入转向离合器的问题已有数十年了,虽然生产厂家对此做过多次改进,但由于没有找准窜油的原因和部位,因而一直未能解决问题,发明人积23年对该履带式系列拖拉机的驾驶和维修经验,并听取了许多同行人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的看法,并自1986年以来专门为了在驾驶中及时发现问题和找准窜油部位而进行过多次停机拆检,才找准窜油部位,经多个方案实用比较才筛选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下述优点,由于不再出现润滑油窜入转向离合器的弊病,因而转向离合器不再打滑,操作和制动灵活;拖拉机能进行重负荷作业;从动片摩控片不再被烧坏和过早脱落;齿轮和轴承润滑良好,不再造成齿轮和轴承等过早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社民,未经马社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37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