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防盗器无效
申请号: | 93204179.5 | 申请日: | 1993-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1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30 |
发明(设计)人: | 朱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福生 |
主分类号: | G08B13/187 | 分类号: | G08B13/1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防盗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照相、摄相功能的红外报警装置,它不但能发出报警信号而且能将罪犯的形貌记录下来,属于多功能防盗器。
现有的报警功能较少,一般只能发出报警信号而不能将罪犯的形貌记录下来,影响了破案率。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以红外线来控制声光及报警设备(照相机或摄相机)动作,既能提供声光报警又能通过照相或摄相将罪犯的形貌记录下来的具有照相或摄相功能的红外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由红外发射单元,红外接收单元构成。红外发射单元包括振荡器(1-1)、放大器(1-2)、显示器(1-3)及透镜(1-4)组成。红外接收单元包括透镜(1-5),红外探测器PIN(1-6),放大器(1-7),判别器(1-8),伺服单元(1-9),声光报警器(1-10)和照相机(摄相机)(1-11)组成。在红外发射单元中,调制信号由振荡器(1-1)产生,送入放大器(1-2)中经三极管放大后送入显示器(1-3)的发光管(激光管)LED上,发出一串脉冲光照到透镜(1-4)上。在红外接收单元中,透镜(1-5)接收到红外光信号后经红外探测器PIN(1-6)转变成电信号送入放大器(1-7)上,放大器送入判别器(1-8)判别,将信号送入伺服单元(1-9)中放大后,通过微型继电器与照相机、摄相机(1-11)的开关相接,也可与声光报警器(1-10)相接。
在红外发射单元中,振荡器(1-1)由调制块IC2组成,放大器(1-2)由三极管BG1组成,显示器(1-3)由发光管(激光管)LED组成。调制块IC2输出经电容C1接三极管BG1基极,其集电极接LED负极,LED正极和三极管BG1发射极经电阻分别接正、负电源。
在红外接收单元中,红外探测器PIN(1-6)由PIN管组成,放大器(1-7)由三极管BG2和运放块IC2组成,判别器(1-8)由放大同步块IC4和电容C2、C3、C4、电阻R3组成,伺服单元(1-9)由运算放大块IC3、三极管BG3、继电器J1组成。PIN管接收到的红外信号送入三极管BG2基极,其集电极输出接运放块IC2输入,IC2输出经电容C2送入IC4输入端第3脚,电阻R3电容C4产生一固定脉冲送入IC4第6脚,此脉冲由第5脚经电容C3送入BG2基极IC4输出送入运放块IC2输入端,IC3输出端接BG2基极其集电极接微型继电器J1,J4接点接照相机、摄相机的开关和声光报警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细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1-1为振荡器,1-2为放大器1-3为显示器,1-4、1-5为透镜,1-6为红外探测器PIN,1-7为放大器,1-8为判别器,1-9为伺服单元,1-10为声光报警器,1-11为照相机、摄相机。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详细电路图。1为声光报警器,2为照相机(或摄相机)。
在红外发射单元中调制信号由IC1产生,经过电容C1送到晶体管BG1上,BG1是一个能产生较大电流的功率管,LED正向接在BG1的集电极上,LED将随着BG1电流的变化产生一串脉冲光。红外光源一般采用半导体LED(发光管)或LD(激光管),发射波长在0·8μm-9μm,光功率为数个毫瓦,驱动电流为几拾至一百多个毫安。IC1选用μPC1507或μPC1527均可,BG1选用达林顿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福生,未经朱福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41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