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点火割炬无效
申请号: | 93204831.5 | 申请日: | 199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9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04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根;王明德;金以;金杨松;阮和平;汪锦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荣根;王明德;金以;金杨松;阮和平;汪锦有 |
主分类号: | F23D14/42 | 分类号: | F23D14/42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金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杰平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点火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手工割炬,特别是一种能自动点火的手工割炬。
现有的自动点火割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将点火头设在割咀旁,这种类型的自动点火割炬的不足之处是:由于点火头位于高温区,故容易损坏,同时这种结构的割炬使用不便。另一种是在混合气管下设一气阀,通过气阀将混合气体引出,通向设置在混合气体管下方的点火头,电子打火器装在割炬的中部主体前部,这种类型的自动点火割炬的不足之处是:由于引出混合气体的气阀设置在混合气体管下方,故在操作时其点火系统容易被碰坏,外形上不美观,而且由于气阀中的混合气体的压力较高,故密封性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针对现有自动点火割炬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坚固耐用、密封性能好、外形美观的自动点火割炬。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自动点火割炬由割咀(1)、点火头(2)、切割氧管(3)、中部主体(4)、切割手轮(5)、手柄(6)、后部接体(8)、氧气软管接头(9)、乙炔软管接头(10)、乙炔手轮(11)、氧气手轮(13)、护管(14)、混合气管(15)、电线(17)、点火乙炔通道(18)、电子打火器(19)、气阀(20)组成。其中电子打火器(19)与气阀(20)分别装在手柄(6)中的两个相互隔离的空腔中。气阀(20)中的乙炔进气孔(30,41)与乙炔软管接头(10)中的乙炔通道相通。装有电线(17)、点火乙炔通道(18)的护管(14)通过夹板(21)固定在切割氧管(3)与混合气管(15)之间。点火乙炔通道(18)与气阀阀体(32,42)中的乙炔出气孔(31,43)相接。在电子打火器(19)与气阀(20)之间设有1根联动杆(22)。联动杆(22)一端与电子打火器(19)的打火揿纽相接,联动杆(22)的另一端与装在气阀(20)上的弹性杠杆(23)相接。在联动杆(22)上设有一个点火按纽(7)。气阀(20)根据需要可采用橡胶密封式气阀和金属结构式气阀二种,其中橡胶密封式气阀由阀杆(24)、压紧螺栓(25)、垫圈(26)、弹簧(27)、O形密封圈(28)、橡胶塞(29)、阀体(32)、内套(33)组成。在阀体(32)的底部设有1个乙炔进气孔(30)。在阀体(32)的下部侧面上设有1个乙炔出气孔(31)。橡胶塞(29)、阀杆(24)、O形密封圈(28)、弹簧(27)、内套(33)依次装在阀体(32)的内腔中。压紧螺栓(25)套在阀杆(24)上与阀体(32)螺纹联接在一起。橡胶塞(29)的一端固定在阀杆(24)的头部上,橡胶塞(29)的另一端位于乙炔进气孔(30)处。弹簧(27)套在阀杆(24)上。弹簧(27)一端与阀杆(24)上的头部凸肩相接,弹簧(27)另一端与压紧螺栓(25)相接。金属结构式气阀由阀杆(34)、压紧螺栓(35)、弹簧(36)、垫圈(37)、内套(38)、阀体(42)组成。其中在阀体(42)的底部设有1个乙炔进气孔(41)。在阀体(42)的中部侧面上设有1个乙炔出气孔(43)。内套(38)、阀杆(34)、弹簧(36)依次装在阀体(42)的内腔中。在内套(38)的下部设有1个乙炔进气槽(39)。在内套(38)的中部设有1个乙炔出气孔(44),其中乙炔出气孔(44)与乙炔出气孔(43)相通。在阀杆(34)的头部设有1个环形槽(40)。在阀杆(34)的下部设有1个进出气孔(45)。进出气孔(45)的一开口位于阀杆(34)的底端,进出气孔(45)的另一开口位于阀杆(34)的上部侧面处。压紧螺栓(35)套在阀杆(34)上与阀体(42)螺纹联接在一起,弹簧(36)套在阀杆(34)上,弹簧(36)一端与阀杆(34)上的头部凸肩相接,弹簧(36)另一端与压紧螺栓(35)相接。在压紧螺栓(35)上设有1个通孔(46)。使用时,先打开自动点火割炬上的切割手轮(5)和氧气手轮(13),然后用手指按下点火按纽(7),这时点火头(2)上即产生火苗,该火苗随即把割咀(1)口上的乙炔气点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自动点火割炬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坚固耐用、密封性能好、外形美观的特点。本实用新型适合作为一种手工割炬,特别适合作为一种在高空、空间狭小等特殊场合使用的手工割炬。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点火割炬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表示割咀;(2)表示点火头;(3)表示切割氧管;(4)表示中部主体;(5)表示切割手轮;(6)表示手柄;(7)表示点火按纽;(8)表示后部接体;(9)表示氧气软管接头;(10)表示乙炔软管接头;(11)表示乙炔手轮;(12)表示螺栓;(13)表示氧气手轮;(14)表示护管;(15)表示混合气管;(16)表示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荣根;王明德;金以;金杨松;阮和平;汪锦有,未经朱荣根;王明德;金以;金杨松;阮和平;汪锦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4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体高压治疗仪的感应装置
- 下一篇:黑板擦清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