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摩托车防盗器无效
申请号: | 93205558.3 | 申请日: | 199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2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荣恭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B62H5/20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014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摩托车 防盗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汽车摩托车防盗器。
现有的汽车摩托车防盗装置,往往只是在汽车摩托车上某一隐秘处安装一开关来切断引擎,因而大都局限于利用机械式的传统锁具,来固锁汽车摩托车的把手及切断电瓶的电源,以达到保护目的,由于机械式锁具极易被破坏,而无法有效地达到保护汽车摩托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式汽车摩托车防盗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组成含有无线电信号发射器、接收器、电源和警报器的汽车摩托车防盗器,其中,1)无线电信号发射器由编码电路7和发射电路8组成,编码电路7包含密码设置53-1至53-8,密码储存器53和按键54,发射电路8包含三极管63和电感线圈61、电容62及可变电容60组成的超高频振荡电路,密码储存器53的17脚接入发射电路的电阻59,按键54通过发光二极管55与发射电路的电感线圈61相连,从而以编码信号调制到无线电波中并经发射电路发射;2)接收器由高频接收放大电路2、解码电路3、控制电路4、触发电路5和输出电路6组成,高频接收放大电路2接收放大来自无线电信号发射器发出的信号,经解码电路3解码后,进入包含D型触发器503和511的控制电路4,经由触发电路5触发后,推动包含门电路及继电器和三极管的输出电路6,产生各种防盗动作,a)高频接收放大电路2由超再生振荡电路9,中频放大电路10和比较电路11组成,三极管31及其周边元件组成的超再生振荡电路9,接收发射器发射的编码信号,经电阻32和电容33滤除高频成份,再经由放大器34及其周边元件组成的中频放大电路10放大后,进入由比较器35及周边元件组成的比较电路11,进行波形整形为数字信号,以便解码;b)解码电路3,主要由密码核对存储器36,密码设置36-1至36-8及电阻37组成,高频接收放大电路2输出端接入密码核对存储器36的输入端,解码信号由密码核对存储器36的输出端输出;c)控制电路4主要由D型触发器、电阻、电容和或门组成,解码电路3输出端接入控制电路4的电阻501及电容502到D型触发器503的控制脚CP,D型触发器503的D端接入反向输出端,再经电容515和电阻516至或门506,经二极管533至D型触发器511的重置端,D型触发器503的正向输出端Q,经电容504和电阻505至或门506,D型触发器503的正向输出端Q经电阻517和电容518接入D型触发器511的D端,D型触发器511的重置端R通过电阻513和二极管519及电阻523与D型触发器正向输出端Q相连,然后再接入或门507、d)触发电路5主要含有由压电感测器214、放大器225、226及电阻和电容组成的压电触发电路12以及由三极管601、607及或门605和电阻、电容组成的蓄电池破坏及降压感测触发电路13,压电触发电路12通过电阻522接入控制电路4的D型触发器511的控制端CP,蓄电池破坏及降压感测触发电路13通过二极管606也接入控制电路4的D型触发器511的控制端CP;e)输出电路6,主要由或门509、三极管508、512及继电器510组成,控制电路4的输出端分别通过或门509与三极管512相连以及通过三极管508与继电器510相连。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电子式遥控防盗电路,因而与现有机械式防盗装置相比,其优点在于:当窃贼移动汽车或摩托车时,会立即报警,当即断电;当有陌生人接近汽车或摩托车时,可用遥控器启动警报器发出警报声、光,遥控熄火;当窃贼打开车门或剪断电池,也报警,达到防盗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气方框图。
图2为电源供应电路图。
图3为高频接收放大电路图。
图4为解码电路图。
图5为控制电路图。
图6为触发电路图。
图7为输出电路图。
图8为编码电路图。
图9为发射电路图。
图1为汽车摩托车防盗器的电气方框图。1为电源供应电路,2为高频接收放大电路,3为解码电路,4为控制电路,5为触发电路,6为输出电路,7为编码电路,8为发射电路;高频接收放大电路2接收放大调到的无线电信号,经解码电路3解码后,进入控制电路4,控制电路4经触发电路5触发后,进入输出电路6,产生各种防盗动作;编码电路7产生的编码信号,进入发射电路7,调制到无线电信号中发射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荣恭,未经李荣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55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腔管、鼻胃管、输氧管固定器
- 下一篇:晒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