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粉粒罐式容器无效
申请号: | 93206106.0 | 申请日: | 199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62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荣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粉粒罐式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粉粒罐式容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车辆运输的罐式容器。
根据现有法规的限制及安全性的考虑,目前的容器构造无法提供一个容量较大、粉粒自罐内输送出来的时间较短及较为稳定的粉粒罐式容器。
常用的粉粒罐式容器(如图1所示),其断面形状是圆形且其粉粒输出口处为平坦状,此种罐式容器构造对于粉粒的输送存在有下述缺点:
1.粉粒输出口处为平坦状,粉粒自斜面处向下滑落时,其速度会减缓,粉粒输出的速度变慢,而使得粉粒的输送速度由满罐时的快速逐渐随着粉粒的减少而随之减缓,至使粉粒的输送时间加长。
2.因其容器的断面形状圆形,则其下部圆弧的圆弧斜率小,故粉粒由其壁上滑落的速度较缓且时间较长,在当粉粒的输送快完成时,就更不易由两侧的容器壁上滑落下来,从而使得输送时间渐渐加长,进而增加其全部输出完成的时间。
3.由于其粉粒的出口处为平坦状,且其设置在载运车体之上,从而使得车体的重心相对地提高,而造成整个车体不稳固,在运输粉粒来往两地的过程中,容易因重心较高而造成翻车的事故发生。
4.又由于其粉粒出口处为平坦状,粉粒会在此处停留,故会有少量的粉粒残留在罐式容器内而无法输送出来,造成清洁困难,而对于要输送多种粉粒的罐式容器来说,会造成不同的粉粒相互混杂的情况发生,故无法达到一车承载多种不同粉粒的目的。
对于上述常用的粉粒罐式容器,其存在的多种缺陷对粉粒运输业的困扰已有多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对此种情形进行了改进,以消除上述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基于现阶段本行业需要一种粉粒自罐体内输送出来的速度快、容量大、稳定性高的粉粒罐式容器的要求,参考已使用多年的粉粒罐式容器构造,再加上其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而加以改进创作出本实用新型的粉粒罐式容器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其具有粉粒自罐式容器内输送出来的速度快、时间短、容量大及重心低的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粉粒输出口处的容器断面形状是蛋形,因此,其具有较大的倾斜度,故可以使粉粒快速地自罐内输出,从而可以较快的速度及较少的时间完成整个输出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量大、粉粒输出速度快、输送时间短的粉粒罐式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置于运输车辆上的、能保证其在运输过程中使车辆的重心低和运输平稳的粉粒罐式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其由四节俩俩对称的中空的管柱以焊接方式组合而成,其具有尖形的粉粒出口处及较大的倾斜角度,从而有利 于粉粒 罐式容器的两侧在粉粒输送出时以较快的速度滑落至粉粒出口处,也即容器的尖形底部,这有利于输送粉粒且由于其倾斜角较大而可以较高的速度输送,使得其将全部粉粒输送完毕的时间较常用罐式容器所用的时间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是粉粒出口处的中空管柱断面形状为蛋形,其出口处的两侧壁较为直立,也即其圆弧所形成的斜率大,可使粉粒得以快速地翻落到出口处并输送出去,从而可达到快速输出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特征是其具有尖形的粉粒出口,其可以在粉粒输送时,得以完全地将粉粒自罐式容器内输送出,而不至于在罐式容器内产生残留物,可使得在容纳多种不同的粉粒时,不会导致混合的情况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特征是由于其出口处为尖形,其无法直立在承载车辆的车台上,故必须穿过车辆的车台,而使尖形出口位于车台之下,此种设计可使承载粉粒罐式容器的车辆的整体重心较常用装置的重心大为降低,且可使车辆在行驶时有较为稳定的行驶状态,以确保其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特征是粉粒罐式容器是由四节中空管柱以焊接形式连接而成,其首尾两节的中空管柱的断面形状为圆形,而中间两节的中空管柱的断面形状为蛋形,此种不同的管柱断面所焊接而成的粉粒罐式容器,其内的容量较同类型常用粉粒罐式容器的容量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特征是其底端的卸料口的高度为罐式容器的最低处,而抽取口也在此高度位置,因此,当粉粒落到罐式容器的最低点处时可以立刻被抽走,其抽取粉粒的速度可以有较快的速率,当罐式容器内的粉粒的容量渐渐减少且抽取完毕时,由于粉粒一定会落至最低处(例如,通过实验可证明,在其内部丢一小石块,该石块即可顺着其内壁曲面而落至其最低处),并被抽取走,从而使得粉粒的残存量减至最少或无残留量产生,故可以重覆载运不同的粉粒,可达到一车多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荣,未经李志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6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线机钩线摇臂摆动及恒位机构
- 下一篇:抗扰增记学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