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轮前束激光校正器无效
申请号: | 93206800.6 | 申请日: | 199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4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29 |
发明(设计)人: | 卢锡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锡璋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爱群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激光 校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前束激光校正器,尤指一种以激光投射,高传真感应器加以接收扫描,可迅速获知车轮前束角度的激光较正器。
所谓车轮前束即指车轮的偏斜角度,以前有关车轮前束角度的电脑校正均使用红外线校正器。由于红外线为不见光,投射如有偏差,校正则不准确且速度慢,因而无法准确、快速地获得车轮前束偏差角度。而且红外线投射为点投射,接收比较困难,操作也较费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红外线校正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车轮前束激光校正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车轮前束激光校正器包括有一激光管,一高传真感应器,而以一矩形管体加以组合。它是利用按装在两车轮上的激光校正器中的一对相同的激光管,使两光束相交会,经高传真感应器接收扫描并输入主机或电脑终端机而获得车轮前束角度,以利车轮方向的校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传真感应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说明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车轮前束激光校正器包括:一激光管1、一高传真感应器2及一矩形管体3,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矩形管体3的正面及背面开有激光窗口4、5。其正面的激光窗口4下方还开有接收窗口6。而背面的激光窗口5旁边固设有管座7。该管座内装有一中心座8,中心座8固设有激光管座9,激光管座上有一座孔10,座孔10与激光窗口4、5相对应。该中心座8是以管座7上下所装配的螺钉11加以固定,同时其前后分别装有弹簧12和调节螺丝13。
激光管1装在前面所述激光管座9的座孔10内,而以上下两螺丝14加以锁定。该激光管1的镜头15伸入矩形管体3内,位于正面的激光窗口4。激光管1用IC电路板控制,(图未列出)其投射的激光为可见光,因而在使用时,如发现激光管有所偏差,可利用管座7的调节螺丝13及激光管的锁定螺丝14加以调节,以校正激光管的投射角度。
高传真感应器2是一种常见的传真机感应器的缩小体,其断面形状可见图4。该高传真感应器2装在矩形管体3内,面对接收窗口6。
前述矩形管体3固定安装在一长矩形管16一端的下方,如图5所示。该长矩形管16的中间位置装有主机1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主机17插装于圆盘固定支架18上。而该圆盘固定支架18与三角脚架19相组合,再将三角脚架19固定于汽车车轮的钢圈上。长矩形管16利用主机17来调节水平,则两前轮的激光管1即以断面形状发射直线光束20,它们相互投射并相互对照,由高传真感应器2接收扫描,输入主机17或电脑终端显示,从而由屏幕上显示出车轮前束的图样及偏差角度的数据,以供检修人员对车轮的偏差进行校正。
本实用新型用激光和高传真感应器组成车轮前束激光校正器,校正车轮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显示直观,易于修正,是汽车检测行业中一种新型可靠的测试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锡璋,未经卢锡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68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机车超速警示装置
- 下一篇:减振鞋底